雅安名山:群众拥护的“狗不理”书记

17.06.2014  19:04

        中新四川网6月17日电 (刘刚 倪雪梅 彭舟)“为了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他经常到农户家中串门,群众都幽默地称他为‘狗不理’干部。”17日,雅安市名山区委宣传部向记者介绍,茅河乡万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争强的工作点滴。

        自2007年担任万山村支部书记以来,陈争强用他的热心、诚心、真心为民服务,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忠心拥护。特别是“4.20”灾后重建中,他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带领干部群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建新村、修道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养殖业、茶叶、花卉苗木,壮大支柱产业,将万山村建设成为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据介绍,因为他进农户家门次数多,农户家的狗也认得他了,经常是不叫不理,群众幽默地称他为“狗不理”干部。

        翻开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奇数页上记录了自己学习党和国家政策、参加乡上会议精神等内容,偶数页上则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困难、自己的帮扶措施等情况,那一行行的字迹背后,是陈争强为民操劳的真实写照。

        “组织培养了我,我为群众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是天经地义的”。面对群众的感谢,陈争强笑言。

        “4.20”芦山强烈地震时,陈争强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回万山村,当天下午就带领村社干部入户查灾。看到个别农户仍然打算在危房里过夜时,陈争强同其他干部当晚就买来花油布,并协助农户摸黑搭好了简易棚......没过几天,万山村群众基本恢复了生产生活。群众纷纷表示:“有了陈书记,再大的灾害我们也不怕”!

        陈争强出生在万山村普通农户家庭,长期和群众打交道,对群众充满感情。据悉,2011年,万山村7社老人李朝清因火灾无房居住,陈争强带头捐钱捐物,帮助解决老人居住问题。“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陈争强全然不顾自家茶厂的生产,全身心地组织干部群众抗灾自救。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陈争强说:“自家茶厂能够发展到今天,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和万山群众的支持,现在党和群众需要我,为群众做点事实理所应当。

        陈争强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掌握群众呼声,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充分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走村串户,组织“两委”干部以“群众夜话”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并多方协调予以解决,2013年以来共收集民生诉求56个,截至目前解决48个,实现了干群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同时,陈争强同志还创新调解方式,在全区率先建立了以个人命名的“张定安调解室”,通过各种方式化解邻里矛盾,全村民风朴素,社会和谐,是全区的“法治村”。

        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时,陈争强结合万山实际提出发展茶业、苗圃业、养殖业三大产业思路。为了让村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他组织发展愿望强烈的村民多次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开展结对联系活动,让他们得到全方位提高。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规范完善合作社建设,让其成为让农民自主发展的阵地。

        2013年,万山村茶叶加工企业达18家,在村级活动室新村点形成了“名茶加工一条街”,茶叶年产量达150万公斤、年产值达6000万元,茶苗产值超过4000万元。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优势,在省内外打响了“全国最大无性系优质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的特色品牌。

        目前,万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0元,458户农户中有160户拥有私家车,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