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随笔:净空老法师:“汉学是人类的瑰宝!”

19.05.2014  21:02

5月19日,刚参加完印尼夏利·悉达亚都拉国立回教大学《四库全书》汉学馆动工仪式回来的净空老教授在雅加达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显得十分喜乐。谈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年近九旬的净空老教授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汉学是人类的瑰宝!《四库全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而郑和下西洋的和平精神是具体典范。

中新社雅加达5月19日电 题:净空老法师:“汉学是人类的瑰宝!

中新社记者顾时宏

刚参加完印度尼西亚夏利·悉达亚都拉国立回教大学《四库全书》汉学馆动工仪式回来的净空老法师,在雅加达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显得十分喜乐。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年近九旬的净空老法师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汉学是人类的瑰宝!《四库全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而郑和下西洋的和平精神是具体典范。

这位弘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逾半个世纪的老者告诉记者,印度尼西亚回教大学《四库全书》汉学馆以及汉学系是继马来西亚汉学院后又一座旨在弘扬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和平的智库。回教大学以及当地华侨认为,四库馆与汉学系也是老人家多年来不断往返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辛勤传播中华文化的成果。

近八万卷、一千五百多册的《四库全书》、和两万多卷五百九十多册的《四库荟要》,是由祖籍中国安徽的净空老法师2011年捐赠给印度尼西亚的,当时10套四库全书及荟要捐给印度尼西亚八所学校及文化机构。印度尼西亚夏利·悉达亚都拉国立回教大学即是其一,新建设的四库馆,便以收藏此次捐赠为目的。

净空老法师说:“《四库全书》这部书是人类的祖先、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智慧、理念,不仅是教育,而且包括了修身、社会、治国等各个方面。古圣先贤的经验、方法全都记载在《四库全书》之中,而《群书治要》是这部书真正的精华。大唐盛世完全是靠这部《群书治要》。我把这部书介绍给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以及纳吉布首相之后,两位都非常喜欢,马哈蒂尔很感慨的说:‘可惜我读到太迟了,如果我早年看到,我就会少做很多错误的决定。’”

他说,唐太宗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编撰这部治国的宝典,到现在仍深具实用。早在九十年代,习主席的父亲习仲勋从中国驻日大使手上获得此书,他认真看过之后,立即组织点校、注释工作,并为此书题字:“古镜今鉴”。去年,习主席读了这部书深受感动,现在已列入党校作为重要学习书目,希望大家共同学习。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方面,儒释道,三者缺一不可,其内容便是伦理、道德以及因果三方面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世界上著名的历史哲学家——英国的汤恩比博士的高度肯定,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净空老法师认为,中国教育的核心就是两桩事情,第一个就是孝顺父母,第二个是尊敬师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就是孝、敬两个字。他能孝顺父母,就能孝顺老人;他能尊重老师,就能尊重好人、尊重贤人,这两个概念必须从小扎根。为此,老法师于多年前,在全球提倡学习传统童蒙教材《弟子规》。

老法师说:《弟子规》,就是孝敬的教科书。孝敬如何用在工作、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上。整个小册子说了113桩事情。做到了,就是标准的君子、圣贤。因此,它的价值,与整部《四库全书》相等。

欣闻印度尼西亚将从今年7月份起,将《弟子规》列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课,推行中国的道德教育,这是我们喜出望外的大好消息!印度尼西亚能够成为伊斯兰国家的典范。

起初,很多人对“修身为本,教学为先”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和谐社会、实现世界和平表示怀疑,认为它是理想,不能实现。老法师因而于2005年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创立“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中心37位种子教师,通过将《弟子规》的教育完全落实在生活中,感化当地48000居民,使当地在四个月之中,就出现民风转善、和会和谐的新面貌,三年即成为全国弘扬传统文化之嚆矢。2006年汤池成果展示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总部时,感动了全世界192个国家地区大使,显示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教育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依然适用。

回忆起和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的友谊,净空老法师兴奋地说:“2003年12月,瓦希德邀请我到印度尼西亚访问,我们两人一见如故。我常来,记得有一年,来了六次。也是探讨多元文化的教育。”他说:“瓦希德总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尽心致力于印度尼西亚恢复中华文化,支持华语教育,为日后汉学在印度尼西亚的弘扬奠定了基础。

这位被视为“中国人的好朋友”的前总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渊源于郑和。据考证,瓦希德家族的祖先,就是随郑和下西洋而定居泗水的陈金汉。瓦希德长老和老法师都鼓励印度尼西亚华人发扬郑和精神。他说:“郑和是虔诚信仰伊斯兰教,恪守《古兰经》的道德典范,鲜明的体现了真主对人类的无限慈爱,他用中国传统仁爱和平的智慧文明七次航海旅行,没有发展殖民地,没有侵占他国一寸一尺土地。唯有全心全力的奉献,帮助当地人民提升农业、工艺、文化等多项交流,故能深受当地人敬重,尊称之为‘三保太监’,至今在南洋地区还保留着许多郑和庙,香火鼎盛。

郑和为什么会这样做?净空老法师说:“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与《古兰经》教出来的自小教出来的!”他说,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从小就教导孩童应以宽厚待人,这种仁爱、和平的教育,令国家、族群、宗教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中国人五千年来,都爱好和平,以和为贵,舍己为人。

最后,老法师告诉记者,弘扬中华仁爱和平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团结宗教,继而实现世界和平。他说:“‘仁慈博爱、诚敬谦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也是所有宗教神圣共同的训诲。因此,汉学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瑰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