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粮食生产
隆昌县采取有力措施,确保2015年粮食生产面积不减,产量稳中有升,总产稳定在26万吨以上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小春田间管理
全县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4.77万亩,整体长势良好,病虫发生轻,有望实现目标产量。目前,重点加强了抗旱,做好了久晴后出现久雨天气,造成湿害的技术准备,并加强了小春病虫发生动态的检测,达到防治指标,立即组织开展防治工作。
二、明确大春工作重点
(一)稳定种植面积。全县大春粮食计划种植面积为56.71万亩,比2014年增加0.33万亩,其中,计划种植水稻32万亩、玉米8.1万亩、红苕7.85万亩。尽管受春节偏晚和3月初气温不稳定的双重影响,水稻播种较常年推迟5天左右,主要集中在3月5-10日播种,到目前,全县大春作物的播种进度已与常年相当。截止3月17日,水稻已播29.44万亩,占92%,玉米已播3.97万亩,占49%,红苕已播1973760公斤,占48%。
(二)大力实施高产创建。全县高产创建计划实施水稻10万亩、玉米4万亩,主要集中在龙市、迎祥、云顶、胡家、圣灯、响石、黄家、双凤、桂花井、古湖、山川等镇(街道),其中,迎祥和云顶镇为水稻高产创建整体推进镇,其余镇(街道)以主要公路沿线为主。
(三)扩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再生稻蓄留是隆昌县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收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产量近3万吨。今年将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力争蓄留面积达到25万亩。
(四)科技减灾抗灾。针对常年旱情偏重的情况,大力推广各种抗旱节水农业技术,重点推广水稻旱育保姆育旱秧、集中育秧、玉米地膜覆盖等技术;病虫防治上实行水稻带药移栽。全县采购了旱育保姆3万包,集中安排旱育秧3万亩;22万元的带药移栽农药,将及时发放到农户;计划推广地膜玉米6万亩,安排集中育苗1万亩。
(五)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实施高标准农田、基本口粮田建设,今年将完成至少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努力扩大农业机械化面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力争农机化率达到38%,提升3个百分点。
(六)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粮食生产,农业项目和资金,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三、加大保障力度
(一)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将粮食生产和促农增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了相关措施,并进行专项考核。在3月5日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再次对春耕生产进行了专题安排。
(二)及早安排。全县及早落实了种子、农膜、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保证了大春生产需要,并及早做好了调水保栽的安排,确保实现满栽满插,3月3号,分管县长就召集农业、水务负责人员就抗旱保栽工作做了安排,初步计划4月10日左右古宇湖放水,保10余万亩灌区水稻栽插;5月10日左右沱灌从沱江河提水,保西北部镇水稻栽插。
(三)搞好培训指导。县农业局实行农业科技人员定点联系镇制度,及时掌握春耕生产动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项目和院坝会、现场会等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做到农业科技遍布千家万户,培育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从去年底开始,隆昌县农业局就组织县镇农技干部分类分层次开展大春生产的技术培训,全县农技人员共130多人组成工作组,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抗旱及春耕生产的大培训、大宣传、大指导。目前,县、镇(街道)两级已举办技术培训275期,参训人数5.5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1万份。
(四)抓基地示范推广。全县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将新增加北部区域3个200亩以上的再生稻蓄留高产示范点。
(五)增大农业生产投入。已采购了1400公斤水稻种子在11个重点镇(街道)实施16个试验、示范基地;还将组织200万元左右的资金,采取示范农户出资一半,补助一半的办法,政府采购再生稻促芽肥,补助示范农户。
(六)加大考核力度。在粮食增产和促农增收方面,县委县府制定了对县农业相关部门和镇的专项考核,县农业局也出台了对各镇农技站的目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