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会客厅]省政协常委、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洪:借力丝绸之路 四川工业品走出去

16.01.2014  01:37

1月15日,省政协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洪做客四川“两会”川网会客厅,为四川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建议。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5日讯(记者 侯青伶 蒋娜 李秀江)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促进内陆和沿海共同发展、平衡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那么,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的四川怎样才能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呢?1月15日,省政协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洪做客四川“两会”川网会客厅,为四川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建议。

川网记者:四川应如何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杨明洪: 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包括贸易、人员流动、资本等要素。在贸易上,四川要与南亚和中亚建立通畅的贸易关系,互通有无,把工业品输出去,进口工业原料。

在人员流动上,要促进劳动力、技术人员流动的畅通。

同时,还要保证资本的畅通,四川的民间资本可以走出去到南亚、中亚投资,发展当地的经济,协助开发当地的资源。同时,西部地方的一些落后地区也需要来自南亚、中亚的投资。

四川在依托古代丝绸之路多条路线的同时,还可借助如今更加发达的交通网络与中亚、南亚进行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

川网记者:成渝经济区的中部塌陷问题如何解决?

杨明洪: 这确实也是我今年比较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成渝经济区的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因此,除成都和重庆之外的二级城市发展还有待提高。比如内江、自贡这些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地的市州就需要在发展成渝经济区的机遇之下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建议,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天府新区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压力变为动力,考虑在区位选择中是否能在天府新区开设新的区域解决成渝经济区中部塌陷问题。

天府新区是促进整个四川盆地的发展,因此需更新思路,要把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实现成渝经济区腹地城市的综合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