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单位党组织党员大会报告主要内容摘选(三)

10.01.2022  12:52

药学院、川抗所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2015年以来,药学院、川抗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戮力拼搏,发展取得新成绩。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获中国医药企业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多人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省劳模等。药学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9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报告》中,药学学科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入选四川省顶尖学科名单,全国学科排名35,省内排名第2;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成功上榜并居全省前三。聘请刘昌孝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引进多位博士生导师,加快创建药学博士点,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正在冲击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本科生“进课题”“担课题”,逐步建设“科教、产教融合,实践与创新并举”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就业(升学)率继续保持100%。院所获国家“十三五”重大专、自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近10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评选为封面文章,《中国抗生素杂志》重回中文核心。加快川抗所综合改革,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妥善解决。


药学院、川抗所聚力抗感染药物和应用研发特色与优势,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药学院”为学院建设目标,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的药学学科专业,高标准培养国内一流的应用型药学人才,高层次打造国内一流的药学师资队伍,高水平创建国内一流的药物研发体系。2022年,学科建设进入第五轮学科评估B档,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组建创新药物研究平台;2023年,取得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5年,药学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进入第六轮学科评估A档,培育省部共建国家级创新药物研究平台。未来五年,院所将实施“四个一流”工程,即 “一流学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 “一流平台”,建设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区域性制药产业技术集群发展新模式。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获批专业硕士点;获批立项建设“成都大学智能建造及土木工程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获B+等级;土木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33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共立项153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竞赛奖115项;学院马文标教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引进博士34人,引进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培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等;“隧道超欠挖控制爆破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学院参与“四川盆地红层滑坡研究”项目,以第二完成人荣获2021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城市固废能源与建材转化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四川省发改委批准建设,非饱和土力学特性及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设;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单篇影响因子达到26.467;师生科创团队成果首次获GenBank数据库收录;学院教师高水平论文发表近150篇;立项国家级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获省级及以上成果奖8项;出版教材及高水平专著30余部,授权专利120余项;到校经费年均430余万元,2021年达到700余万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四川省教育厅2021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水泥与混凝土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


面对新任务和新挑战,学院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发展,强化一流专业建设,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科研与地方服务,提升专业实验条件,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砥砺奋进,学院发展取得新成就。学院党委积极实施党建工程,成功立项党建课题2项,双带头人工作室1项,开展两个教师党支部的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申报对标争先项目4项,优秀支部工作法2项,立项“课程思政”6项;内涵式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两个专业排名跻身全国前30%;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立项校级课程思政课程5项,一流课程12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出版教材18部,新建8个实习教学基地,立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7项;学院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与国家、省市的政府部门合作建立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大数据研究中心等10个协同创新研究平台;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部、厅局级项目63项,到校科研经费2613.67万元,论文、专著成果颇丰,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引入行业领军人才熊澄宇教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汪晓岗教授,青年博士11名,“双师型”高水平教师比例达90%;与泰国NIDA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瑞士酒店管理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


新征程与新出发,明确新举措。“十四五”期间,学院党委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院高质量发展,实施特色、人才、国际化三大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继续优化学院多个特色智库创新平台;继续做大做强做优院城融合、产教融合典范;根据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建设学科团队,培植学科带头人,积极申报新专业;大力开展国家高端人才引进,大力实施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培植,海内外年轻博士的引进;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树立“以本为本”办学思想和“专业再造”的工作思路;布局科研大平台,推进学科的学术和科研融合创新,着力提升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能力;以“一带一路”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在地国际化”和“共生教育理念”为指导,开拓创新国际化办学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入构建“三全育人”学生工作体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外国语学院党员大会工作报告摘要


五年来,外国语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党员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内涵建设实现新突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新提升,多位教师多次在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获得四川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科学研究获得新成果,承担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项,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8篇,出版专著(译著)57部。


未来四年是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重点推进和实施六大工程:学科发展工程——力争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尤其是国别与区域二级学科有所突破;师资队伍提升工程——招聘拟新增设的3个左右新语种专业的师资6至10人左右;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科学研究赋能工程——努力打造3至5个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团队;国际交流拓展工程——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服务地方增效工程——力争与3至5个知名企业建立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


商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三年多以来,商学院党委建成党员活动室2间、党团服务站1个,立项党建精品项目3个,党建研究课题3个,春雨青创党员攻坚先锋队获2021年度党建工作献礼建党100周年暨党组织“对标争先”示范项目立项。学院引进名誉院长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引进和培育二级教授3人,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高端外专等10余人,引进青年博士2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占比已达83.4%。已拥有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三个授权点。会计学本科专业为“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新增金融科技专业和工商管理二学位。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4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800余万元,获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成功获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三年学生累计发表论文近100篇,年均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科研平台为依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院建成在省内及行业有较大影响力、在国内城市大学有知名度、工商管理学科优势突出的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商学院。学院计划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4名,学术骨干20名,青年博士60名,学院专业教师数达到200人;力争工商管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上榜,并实现博士点的重大突破;继续加强平台建设,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争取金融等专业硕士点,研究生规模达到500人,硕士生导师达到100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三全”育人体系,力争年均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项以上,毕业生研究生报考率在40%以上,录取率达到20%以上,就业率达到95%(研究生保持100%);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力争落地1项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


机械工程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建基础,优化支部设置,创先争优,党建工作成效明显,立项“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全员全程导师制综合改革”党员攻坚先锋队等多个党建重点项目,材料工程教工党支部荣获“成都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德馨苑学生党支部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获成都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学院形成“13211”格局,即1个博士点培育、3个硕士点、2个省级平台、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软件方面具备较强师资队伍、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1名校友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1名学生获评四川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共青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1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学生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各类科研、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突出。


在未来的工作中,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对标争先”工作计划,狠抓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师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站位全局、精准定位,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水平建设成都大学的“541”目标为指引,以“特色战略”、“人才战略”、“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为抓手,改革创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开启机械新蓝图。


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2015年以来,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微视频,《老兵莫若健:脱下戎装上讲台,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微视频入选《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展播;离退休教师饶军荣获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莫若健获成都市优秀志愿者和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学校关工委荣获2016年、2021年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后有数十名党员获得市级、校级、处级优秀;着力打造校级、支部、小组活动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创办老年文化杂志《成大金秋》、报纸《金秋文摘》;持续推进离退休工作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系统数据,修订了《离退休工作制度汇编》;2人荣获四川省高校和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今后五年,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将以服务离退休教职工为根本,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抓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认真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用心用情地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离退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配合主渠道,发挥“五老”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奋力开创离退休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贡献力量。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四年来,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抢占民族男高音学科高地,举办两届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研班,4名学员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连续举办三届中国民族男高音音乐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极大提升学校影响力。成立成都大学生合唱团,获第十届世界和平合唱节金奖和最佳作品奖、第十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一等奖等多项佳绩。成功申报舞蹈表演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项;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国际级奖励20项、国家级奖励15项、省级奖励17项;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代表学校连续三届获舞蹈类作品一等奖,获合唱类作品二等奖;获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四川省赛区铜奖;原创大型音乐剧《红梅花开》荣获“音乐剧学院奖”三项大奖并进入国家艺术基金复评;教师承担教育部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34项,发表学术论文309篇,专著21部,获省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艺术基金1项,教学成果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十四五期间,学院党委将坚守初心,坚持党建引领,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同步,“四个回归”与“变道超车”并重,力争主要优势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省级一流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育能力全面增强,全国影响力显著提高;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组建具有示范性的教学、科研、地方服务和文化传承师资团队,提升内涵、彰显特色,服务音乐之都建设;强化应用、产教融合,建立教、创、研、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音乐与舞蹈艺术人才。


海外教育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五年来,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推动国际化事业取得新进步。截至目前,学校已与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130所高校、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获2019年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成功升级孔子课堂;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5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大学斯特灵学院落地运行,中外合作办学在校学生从130人发展为近1200人,占全省10%。海外办学实现突破,完成成都大学泰国西北大学分校协议。五年累计培养留学生2000余人,生源国50余个,其中学历留学生比例从9%增加到43%。开展本硕博海外联合培养项目从9 个增至40个。连续举办国际交流课程周,首次举办暑期国际小学期。国别区域研究咨政建言报中央领导阅示。


未来五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作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牵头单位,海外教育学院作为学校重大国际项目的孵化器,努力成为学校对外开放创新突破、抢抓机遇、错位发展的先锋队,深化推动国际化战略三大核心工程,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师生国际流动牵引工程,开展全球交流、全球引智、全球伙伴、对标追赶、全球实习计划;实施国际合作办学领航工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旗舰计划;实施在地国际化内涵建设工程,开展国际通识课程计划、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计划、全球研究平台集群建设计划、国际语言教育测试中心计划、服务成都国际化计划。建设中文HSK、英语雅思、剑桥领思和韩语TOPIK考点集群,建好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平台。加强政治建设工程,实施党建标准化系统化工程,实施组织力和先进性工程,实施和谐幸福工程,努力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推动成都城市全球抱负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在以“国际知名”牵引提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建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大会报告摘要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三年来,学院党总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和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积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完善了学习制度、决策议事规则,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点 ,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C刊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获得省“精彩一课”一等奖,2篇报告获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思政教育专业大二年级有50%的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以思想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1位教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刊发文章,1位教师三登央视讲堂,近30位教师在《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党报发表文章,与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思想频道推出“讲习社”刊登20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导读文章,20余位教师参加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宣讲场次200余场。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院党总支获得学校“学习强国”先进集体,支部获得学校样板支部并获推教育部“双创“立项,支部工作获推省级工作法,多次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立项党员攻坚先锋队,6人获得市级、校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纪律和作风建设为保障, 3名获得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和教坛新秀。


        未来五年,学院将以创建省级重点马院为核心目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六个坚持、六项工程”,实现马院的提质升位。一是坚持政治建院、实施思政铸魂育人工程,积极彰显思政理论课的关键作用;二是坚持教学立院、实施教学与课程改革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三是坚持人才兴院、实施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工程,大力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四是坚持科研强院、实施科研与高水平成果孵化工程,实现国家社科基金新突破;五是坚持文化和院、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培育和形成具有马院特色的理念、制度和环境;六是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头雁提质工程,不断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五年来,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明显跃升,总收入增长54.92%,总诊疗人次增长5.13%,年出院人数增长7.7%,住院手术增长29.51%,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12.19%。通过国家VTE防治中心、卒中防治中心以及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培养省、市级优秀人才2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46名。培育硕士生培养专业点7个,硕士生导师9名。获批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完成成都市首台“骨科机器人”手术。获授权专利81项,学术论文625篇,主编/参编专著11部。医学重点(建设)学科由4个增至20个。2019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位A级。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无财务年报组中位列第1名。在全省创新提出“三个一”人文医院建设目标,形成“党建+文化+业务”常态化建设,打造“两工程一阵地”,荣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称号、“中国人文管理创新医院”奖。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行全国首创健康列车,成立联合党支部,运行6年来,开展健康体检近12万人次,累计为5万多名职工、家属及沿线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健康列车先后两次赴大凉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获央视《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报道。成立医院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医疗队九寨沟县、石渠县临时党支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21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2017年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选派2名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佛得角、安哥拉援外医疗任务。分两批共派出48人驰援武汉,人数居市级医院首位,荣获“成都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承担大运会大运村医疗中心的筹建和运行工作,规划建成医疗服务中心,已投入试运行。五年来,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修订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党委书记和院长沟通机制,成立医院发展委员会。医院党支部由17个调整为41个。启动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开展“一科室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医院党委获学校党建工作献礼建党100周年暨党组织“对标争先”示范项目——党建引领发展示范学院立项。


今后五年,医院党委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区域医疗中心”“人才倍增”“科研兴院”三大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培育高原健康中心、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医药事业四大亮点工程,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特色。践行卓越医生培养、教学能力提升、“医学+”新医科探索三大育人计划,绘就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夯实现代医院管理、运营管理、智慧医院服务、“一院多区”发展四大支撑体系,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筑牢“幸福指数”“幸福品牌”“幸福温度”三大幸福基底,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编辑:肖乃田         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