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地域:理性选择天地宽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达到2000多所,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无论从数量还是地域分布上,都为考生的选择提供了多样化的广阔平台。然而近几年,不管从我省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结果,都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相同现象:一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普遍较高;二是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中,省内生源普遍好于省外,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恋川情结”较浓。比如今年本科二批投档后,省内46所院校仅1所院校缺额2名。这两者的共性之一就是考生在高校地域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马太效应”,即处于“热门”地域的高校录取分数会愈来愈高,而处于较偏地域的高校录取分数会愈来愈低。为此,录取场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高校所处地域问题。
一是相同层次院校不同地域录取差距大。很多考生非常看重大学所在的地理位置,一些地处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大学,往往成为很多考生的首选。但考生必须清楚地知道,就同等办学层次的学校而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都要比中西部地区大学高,对于分数超出某批次控制分数线不多或根本就没有成绩优势的考生来讲,报考地域较偏的院校录取几率更大。
二是热门专业不同地域录取分数相差大。以近年来最热专业之一的医学类专业为例。一般来说,处于西北、东北地区院校的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就比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院校医学类专业低,有的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录取分数差值甚至达到了几十分之多。
三是不同地域院校各有所长须综合考虑。从高校办学特点上讲,不同地域高校,办学特色也比较鲜明,即使是相对地域偏些的高校,不少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而不能仅以学校所处地域作为判断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依据。
四是对分数相对较低考生来说,选择学校更要注重地域的丰富性。如果考生都往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挤,则容易造成志愿扎堆人为“提高”分数,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比较“尴尬”的考生,如果把选择的覆盖面放大些,多关注地域较偏的学校,录取几率则可能更大。
录取场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选择学校时,首先应看自己是否适合这所学校(专业),而不要太看重这所学校所处的地域位置。只有在淡化了地域因素之后,选择面才会更加广阔,尤其在选报征集志愿的院校时,地域选择的多样性可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