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17.05.2016  09:12
 

5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教授应邀到我校作题为“道地药材的分子生药学研究”的学术报告,学校副校长彭成主持报告会,学校师生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黄璐琦院士以“美国《科学》杂志介绍中医药”和“屠呦呦教授的获奖”开篇作了精彩的报告,从认识规律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等三方面分析中医药的前景,阐述“分子生药学”目前在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分子生药学角度揭示道地药材形成机制,并以南苍术和丹参的道地性分析为例,从评价(如何认识)、机理(如何形成)、应用(如何保护利用)三方面对中药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本质和分子形成机制等进行阐释。讲座开拓了师生的视野,启迪了师生的思维。报告会后,黄院士与师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悉心解答师生们的提问。

彭成代表学校对黄院士精彩的报告和对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表示感谢,希望师生们认真学习黄院士科学研究及理论技术应用的思维方式,学习黄院士在道地药材、分子生药学、濒危药材保护研究的创新观点,学习黄院士统领学术,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黄院士也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他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黄璐琦院士,我校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3项,第二完成人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文/科技处 陈莎莎、刘芳  图/信息中心张超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