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雾霾天限行:绕城改为三环内 市民出行习惯更该改

20.12.2013  13:32

 

  12月19日,记者探访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附近的国家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网成都市一号站。图为工作人员在操作房顶上的两个探头。

工作人员在室内操作检测空气的仪器。

  为治理雾霾,三环路以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好不好?限号区域由绕城缩小至三环之内该不该?

  在西南交大环保专家王文勇教授眼中,单双号限行不仅该落实,力度还可大一些。而四川大学环保专家张浩则认为,限行时间较短,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不大可能,但可改变一些市民的出行习惯。

  权威解读

  单双号限行力度不够

  “我觉得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非常恰当,必须限!”对“三环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一事,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空气研究专家王文勇教授表示完全支持,认为目前举措“力度还不够”。

  “机动车直接排放的颗粒物,就占到空气中颗粒物的17%到18%左右”,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物深有研究的王文勇教授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除了直接排放外,“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还会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等二次颗粒物,是PM2.5中二次粒子的重要来源,造成二次污染。

  可改变市民出行习惯

  单双号尾号限行,不只王文勇一名支持者。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张浩认为,限行在极端污染的情况下才会实行,对于空气质量也仅起缓解作用,不能根本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行的习惯”。

  “成都的地形和气候本身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张浩说,“一方面盆地形不利于空气扩散,另一方面气候湿度高易让汽车排放出颗粒与空气中水分结合形成小颗粒,所以限行的措施对缓解空气污染有很大作用。

  不过张浩也表示,限行通常是在极端污染的情况下才会实行,对于空气质量也仅是缓解,“毕竟时间较短,要根本改善空气质量不大可能”,他说,“不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行的习惯。

  “城市发展的趋势肯定是减少机动车数量,提倡公共交通出行,成都地铁公交的不断建成和完善,将为市民放弃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提供不可估量的潜力。

  限行范围缩小,实乃尊重民意

  根据市民反馈意见,限行范围从“绕城高速内”缩减到了“三环内”,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教授认为,限行范围的缩小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意的尊重。

  胡光伟表示,很多人不支持“绕城高速以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可能与限行后“影响面太大、机动车污染是否是重污染天的主要因素”等有关。他指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很复杂,尽管有研究表明,尾气排放对空气污染的贡献率在22%左右,但毕竟不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先治工业企业这些污染大户,等尾气排放成为主因后再大面积整治。”胡光伟认为,现阶段实施“绕城以内,单双号限行”不太适合,对很多生活在“绕城内、三环外”的居民出行造成很大影响。“政府征求意见时,市民提出了范围缩小的建议,而政府也予以修改完善,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意的重视。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