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流动性缺口将达3万亿 降准降息是必然

12.02.2015  12:00
核心提示:  全年央行[微博]货币政策工具供给基础货币约2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外汇占款供给基础货币约6400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

  “全年央行[微博]货币政策工具供给基础货币约2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外汇占款供给基础货币约6400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央行在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2014年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那么,在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趋严峻的形势下,央行还会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巨额的基础货币吗?

  目前,央行官方网站公布的惯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共有五大类:第一类是公开市场业务,包括央行票据、正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第二类是存款准备金;第三类是中央银行贷款,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第四类是利率政策;第五类是常备借贷便利(SLF),由此又衍生出中期借贷便利(MLF)。

  在上述货币政策工具中,SLO、PSL、SLF、MLF以及短期再贷款均属于新型工具。另外,央行还于去年新增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个全新工具,以期达到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效果。

  201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增速有所放缓,主要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表外融资收缩、监管措施强化以及国际收支变化有关。2014年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和其他流动性支持工具)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

  在应对货币投放阶段性放缓时,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引导金融机构向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的作用。

  去年,央行综合使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了预期效果。截至去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较同期GDP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按照货币理论常识,M2与GDP保持这个差值就完全可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今年仍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大幅萎缩的形势下,在国内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下,今年央行仍将会通过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基础货币投放。

  大多数机构预计,今年央行仍会沿袭201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套路,将注入廉价流动性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今年2月份降准0.5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这预示着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工具将与创新工具一起承担起基础货币供给的重任。

  “今年将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央行的这个表态,意味着今年还会有新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世。

  业界普遍预测,今年因外汇占款减少而导致的流动性缺口将达到3万亿元左右。仅靠公开市场操作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是不能填补这个缺口的。因此今年再次降准、降息是必然的,央行所需考虑的只是时点选择问题。与去年降息和今年降准一样,如果今年实现“双降”也不应该看作是货币政策的转向,而只是更具针对性的对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