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陈清泉:产业定位新能源汽车 四川能有所作为
陈清泉院士接受采访
川网记者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院士陈清泉:产业定位新能源汽车 四川能有所作为
四川新闻网绵阳10月15日讯(记者 彭亮 漆奇 摄影报道)今(15)日下午,在绵阳科博会上召开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大会上,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了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对于四川省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陈清泉表示:我认为不仅可行而且能够有所作为,新能源汽车应当成为四川的新兴产业阵地。
四川新闻网记者:“今年4月中旬,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四川省“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产能达到1万辆。8月底,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四川省政府提出,努力把新能源汽车产业6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9月中旬,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成都市2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使成都在该项综合实力上位居中西部前列。您对四川的这一定位选择怎么看?
陈清泉:“四川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我认为不仅可行,而且能够有所作为。现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一,但是人均还不是第一,所以中国的汽车还要继续增加。假如增加的汽车是传统能源汽车,那么天空将是灰色的,雾霾也会越来越严重,以后的能源安全也令人担忧使。所以中国一定要搞新能源汽车。而且中国有望成为电动车王国,四川是中国的大省,是西部重镇,应该把新能源汽车当作四川的新产业阵地。”“如果说现在刚刚起步,那么刚好有优势条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发展电动车,并根据四川特点创新出有四川特色的新能源汽车。我认为这其中首先是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第二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好的商业模式。”
四川新闻网记者:“国务院曾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您对此怎么看?”
陈清泉:“50万的数量辆挑战相当大。刚刚我已经指出来了,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汽车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模式的关系。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关系比传统汽车和石油的关系更紧密。传统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和中石化、中石油等是隔离开的,而电动汽车充电则和电网直接产生联系。电动汽车跟电网的互动重要。”
四川新闻网记者:“电动汽车受技术的影响比较大,您认为四川在电动车技术方面未来可以有和发展?”
陈清泉:“电动汽车的瓶颈并不完在于技术,最大瓶颈是政策——汽车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包括汽车厂、电池厂、电机厂、电网公司等,希望能够比较公平公正的激励他们。要有开明的政策、创新的政策,有助于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链的形成。好的政策不能光给钱,要有助于产业链的形成。”
人物介绍:
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现年67岁的陈清泉原籍福建省漳州市,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马吉朗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7-1959年在北京清华大学进修研究生,1982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93年获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荣誉科学技术博士学位。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及轮值主席,陈清泉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Global View》杂志称赞其为“亚洲电动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