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陈可容:见证动物营养学科起步发展

18.11.2014  20:42
作者:张喆 邹雨辰 肖梦诗整理 来源:宣传统战部

  
   编者按: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着一代代川农人成长的轨迹;一幅幅珍贵的合影照,记录着师生奋斗路上的韶华。本网特别推出“口述历史”系列报道,撇下时尚,拨开蒺藜,与老前辈们一起重返昔日巨浪的喧嚣,期冀从个体的视角或浓或淡地勾勒出这一代人粗犷的轮廓,对渐行渐远的历史弥补于万一。

………………………………………………………………………………………………………

   人物小档案: 陈可容,1928年出生,重庆开县人。1950年9月到1952年7月在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1952年9月到1954年7月在四川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系饲养教研室任教,1956年随校来雅,1996年退休。

   学习的黄金时代

  1950年,我考入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随着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2年9月,我们牧医专业30多名学生和杨凤、贾厚仲、史方苞、黎德光等老师乘着火车来到川大,没带任何仪器设备、牲畜,只带了简单的行李。

  当时,成渝铁路还没完全通,走到一半,前方铁路还没修好,火车就停了下来,一停就是两天。到成都是晚上了,下了火车我们就坐上大卡车来到川大校园,开始了在川大的学习时光。

  由于西南农学院师资不足,此时政治运动也很频繁,我们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基本没上过专业课,直到来到川大才开始了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当时,刘相模老师教我们家畜饲养、养羊学,肖永祚老师教我们养猪学、养牛学,杜逸老师教我们饲料生产,还按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给我们补了一些以前没条件上的专业基础课。

  我们也有实习场地了。川大有牧场,养了奶牛,有时还做冰淇淋。猪场有几个猪圈,规模不大,主要供学生实习和教师科研用。

  到川大以后,基本生活条件也更好。以前在西南农学院,食堂还要学生自己动手搬米搬煤。在川大就有男女生统一的食堂了,食堂也大。为了照顾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川大食堂专门设有“白味席”,让不习惯吃辣的学生也能找到合胃口的饭菜。一个月伙食费就几块钱,不算贵。没有生活来源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完全能够补贴伙食费。1953年开始,全国高校学生伙食全部免费。川大食堂的伙食水平依然很高,菜品花样丰富。

  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我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很努力,当过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好几门课的课代表。记得上微生物课时,由于实验人员不足,任课老师忙不过来。作为课代表,我就帮助老师把实验用品摆放好,做好实验准备相关工作。

  1954年毕业后,我留校被分配到杨凤老师任主任的饲养教研室任教。作为助教,我听各位老师讲家畜生理、家畜饲养等课程,参与带学生实验实习。独立建院前,杨凤老师委托化学系的端木道老师制定实验仪器设备购买计划。按照计划,大家买来天平和烘干、烧灰的仪器设备。之前,饲料分析的实验课都是化学系开的课,这是首次由畜牧系独立开起来的。

  当时,川大开展了学习苏联的“新法考试”,杨凤老师的家畜生理课被畜牧系选为试点课程。所谓“新法考试”,即改变全部学生卷面考试的方式,由同学们一个个走进考场抽题,当场面对面坐在老师面前回答。由于我是这门课的助教,杨凤老师就先拿我“做实验”,让我当一回考生。我平时就在听这门课,也参与带学生实验,所以准备比较充分,回答得比较轻松,杨凤老师对我的回答也是很满意的。

   动荡岁月的坚守

  刚毕业时,我们就听说了要独立建院,地点是在成都狮子山,那里以前是学校的农场。谁知很突然说要到雅安,于是我们把实验物品装箱统一运走,按照安排来到雅安。起初,我住在原西康省干部宿舍的一排平房里,没过多久就搬到西康日报社。1956年9月,我被派到东北农学院饲养师资班学习。

  1958年2月,我回到学校,许多师生下放农村劳动锻炼。按照上级农牧结合的要求,我加入农学院孙晓辉老师为队长的队伍,下放到郫县红光公社。第二年春天,我被下放内江资中县银山镇猪场,杨凤、罗安治等老师就在这里劳动锻炼。

  由于杨凤老师是留学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向来都是政治运动的重点对象。但他从不管这些对自己的影响,在农村喂猪、扫圈、挑粪、种地,样样干得出色,只要有机会就会专注科研。

  文化大革命时,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停止了,猪场也没有人来。他把教研室的人都组织起来,到肖永祚老师的猪场搞仔猪补饲,研究仔猪的饲料,看什么时候、哪种配方对小猪的生长好。研究中,需要结合喂养配方,测母猪的泌乳率。虽然很麻烦,但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科研的严谨也不能有一丝松懈。

  此外,杨凤老师还利用各种机会,联系地方畜牧局,带领青年教师办短期培训班,既服务地方又锻炼师资。我参加了新都县畜牧生产人才培养班。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杨凤老师和我讲家畜饲养课,杨朝麟老师讲遗传育种课,姚梦娟老师讲家畜繁殖课。

  1959年,从猪场返校后,为了培养西南地区动物营养学科师资,学校开办了师资班。由饲养教研室老师主讲,从学生中选拔了一部分进行培养,学成后到云南、贵州等地农业部门服务地方。饲养教研室的老师们一直在奉献着自己。

  三年困难时期,杨凤老师带领大家做四川猪的食谱研究。饲养教研室的老师们分为三组,奔赴绵阳、广元、南充等地,跑遍了四川的平坝、丘陵、山区。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到远的地方要坐火车,火车常常不准点,等到半夜火车才来。当时的食宿条件很差,农民接待都很困难。在农村住了一段时间后,我的棉衣、棉裤都爬着虱子,但也舍不得扔。

  1979年,杨凤老师主持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研究。春节过完,还未到正月十五,他带我前往成华猪场,做成华猪研究,作为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成都市畜牧局的严火贞和我一起“镇守”成华猪场。遇到母猪产子,工人都下班了我们也要守着。待大半夜母猪生产后,我们完成实验各项测定才放心离开。最终,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独立建院之初,学校只有农场有一栋猪舍。后来,学校把传染病人的隔离室拿给饲养教研室办公。隔离室对面有块空地,就修了一栋小猪舍,大家都叫它“猪公馆”。“猪公馆”有两个小实验室,另一半建了几个小型猪圈,可做小型实验。因为离办公室近,大家都觉得很方便。1986年,学校得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支持,引进了机械化猪场,教学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从猪舍到“猪公馆”,再到机械化猪场,养猪条件的不断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动物营养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