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群众有困难找五“队”
本报讯(记者 松涛)“畜牧局的技术真是好,医好了我家的牛崽。”3月17日,阿坝县哇尔玛乡洞沟村村民泽东指着畜圈里活蹦乱跳的牛崽感慨地对记者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畜牧局技术员把办公室“搬”到了全县21个乡镇的88个村,每天走村串户为需要帮助的村民提供服务。该州为解决联系服务居住在高半山和边远牧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组建党员义工队、民兵服务队、春耕服务队、马背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五个服务队,把便民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阿坝,像这样上门“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的并不鲜见——
春耕开始了,汶川县克枯乡克枯村陈春田老两口十分着急,两个儿子外出务工了,家里的菜地需要施肥和翻耕,自己年老干不动,就在老两口心急如焚之时,汶川县委宣传部的党员义工队来了,帮老两口背肥、施肥、翻地、撒种子,两天时间,就把老两口地里的活干完了。
红原县阿木乡牧民旦巴真在远牧点上放牧时不慎被牦牛顶伤腹部,血流不止,当时又是晚上十点左右,周边既没有人,也没有车,旦巴真的爱人拉西姆拨通了该乡民兵服务队的电话,很快,乡上的民兵服务队就赶来了,把旦巴真及时送到了医院。
马尔康县大藏乡卡尔古村村民罗尔依今年5亩地都想种上马铃薯,需要大量种子,这让罗尔依发了愁。就在这关键时候,县上的春耕备耕服务队来到了村里,了解到他的想法后,给他从有关部门联系购买到了优质马铃薯种子。
金川县安宁乡莫莫扎村村民46岁的潘发军,妻子出走,他一人照顾着两个孩子和一个70多岁的老人。生活的艰辛使他天天酗酒麻醉自己。金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杜强与潘发军结成“亲戚”,他一边自掏腰包3000元帮助潘家,一边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20000元,修建三间圈舍,购买20头仔猪让潘发军养猪,让潘发军对未来又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