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立足 “早”字备春耕

24.02.2016  20:59

  春耕备耕生产不仅关系到全州广大农牧民粮增产,钱增收奋斗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发展基础,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赢得主动。阿坝州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春耕备耕生产工作,在春耕备耕过程中,立足一个“”字,提前安排好各项工作,形成组织上有目标,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以坚定的信心、担当的气魄、有力的措施,全州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春耕生产呈现新特点:

  (一)早抓春小耕生产政策宣传。小春生产是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2015年12月初,印发《关于加强阿坝州2016年小春生产的指导意见》,各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迅速转到春耕备耕上来,切实提高对小春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把小春生产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来谋划、部署,并围绕藏区特殊粮食产品价格回升和各种惠农补贴兑现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人员深入镇村,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宣传发动,督促农户及早落实春耕备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春耕物资,并大力宣传各项涉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全州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

  (二)早抓小春生产计划安排。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阿坝州农业生产首要任务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避免出现大的滑坡,关键举措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发展质量。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早安排制定了全州及各县粮食生产及其他经济作物生产计划。小春生产在指导思想上要求“一稳二扩三提高”,即稳定小春小麦面积,扩大冬春马铃薯、油菜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在发展目标上,计划小春播种面积11万亩左右。其中粮食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总产1.1万吨。计划小麦1.7万亩、马铃薯2.7万亩、油菜2万亩、蔬菜3.1万亩、其它作物1.5万亩。力争小春种植业为全州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30元以上。

  (三)早谋划农用物资储备调运。全州狠抓农资供应,农业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紧做好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的储备、调剂和调运,动员农户备足有机肥料,满足生产需要,截至2月23日农技部门统计:全州组织调运各类种子约6000吨。高半山区大力推进特色马铃薯种植,全州县内调剂脱毒马铃薯新品种4000吨,玉米种子72万公斤,各类蔬菜种10万多袋(包);调运农药80.7吨、调运各类肥料9000吨;调运农膜58吨;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

  (四)早抓水利设施建设促春耕。全州抓住春播前的有限时间,对现有沟渠、蓄水池(窖)、提灌等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完善,增强沟渠畅通和蓄水池(窖)蓄水能力,为防旱抗旱做好准备。去冬今春,全州利用斜坡地及二三级台地凹凸地段新建和维修蓄水池(窖)2700余口,集蓄天然雨雪水103万立方米,对缓解局部地区旱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全州农机部门出动技术人员268人次,动用提灌机械950台/次,维修改造机电提灌站31台/1245千瓦,抗旱保灌提水总量达到175万方。

  (五)早抓技术培训示范备春耕。把春耕备耕作为全州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狠抓技术培训。一是组织动员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结合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行动。全州举办春耕生产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共46场(次),培训人员1.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2.1万分。二是要求强化服务,抓好样板。继续抓好我州粮油食高产创活动,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在小春各县创建粮油高产示范区。把高产创建作粮食生产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辐射样板带动大面积生产,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