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异地育人”促公平均衡

06.07.2015  10:21

抚摩着胸前的团徽,13 岁的吉占拉姆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了,我一定牢记誓言,作好表率……”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5 月22 日的汶川县水磨中学。当天,学校举行首届文化艺术节,71 名七至九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佩戴上团徽,成为一名新团员。其中,来自阿坝州壤塘、红原、若尔盖、阿坝县牧区4县的学生超过了大半。 自2010 年实施“异地育人”教育模式以来,阿坝州牧区已有两千多名学生到水磨中学就读,他们的求学之路和吉占拉姆一样随之改变。 灾后重建学校迎来牧区学生 云雾缭绕的高山峡谷间,一排排古色古香的藏羌建筑林立。站在高处望去,位于寿江河畔的水磨中学特别静谧。 灾后重建的水磨中学由广东佛山2010 年援建而成。新学校占地83 亩,投资1.7 亿元,“至少提前了20 年发展水平”。学校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互衔接又互不干扰;教学楼也仿照广东学校,建成可串联的回廊式。 然而,受地震和自然减员的影响,新学校启用之初,招收到的学生并不多,只有300 多人。“这么好的学校和教学资源不能闲置,否则怎么对得起党和政府及援建者的关怀!” 阿坝州委、州政府想到了“异地育人”的办法,就是把壤塘、红原、阿坝、若尔盖4 个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牧区县的部分学生转移到水磨中学就读。 “我州幅员辽阔,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离成都最近的汶川县是全州教育发展的高地。牧区县的学生到水磨镇就读,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共享优质资源。”阿坝州教育局局长谭可说。 2010 年,第一批来自红原县、阿坝县的400 名学生顺利入读水磨中学,开启了“异地育人”试点;随后又陆续招收了若尔盖县、壤塘县的学生。如今,每年都有约300 名牧区学生到水磨中学就读,成为该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克服重重困难开办双语教学 “异地育人”并不仅仅是把学生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学习那么简单。 “首先带来的是学校管理的困难。”水磨中学校长陈俊良介绍,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牧区学生的生活习性、语言表达与水磨镇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异,“刚开始那一个月,两地学生间经常发生摩擦。” 第一次离开家乡、父母,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也让许多牧区孩子无法适应,有的孩子非常想家,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为了帮助管理照顾学生,阿坝州教育局从各牧区县选派了11 名教师到水磨中学协助管理和教学;州教科所也组织3 位专家驻校指导。 渐渐地,学生们适应了新环境,同学间也变得团结融洽了许多,但教学的困难马上又凸显出来。 在阿坝州,牧区4 县实行藏汉双语教学模式,而水磨中学的老师都用汉语教学。“异地育人”面临着两种教学模式共存和双语师资缺乏的现实。 “两地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同,不可能都集中在一起用汉语教学。”陈俊良说,学校将牧区学生单独编班、安排课程,除牧区县派来的老师外,又新招收了32 名双语教师。“我们还派出原来的教师到牧区双语学校,学习管理、教学经验。” “学校从未开办过双语教学,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形成了一套专门针对牧区学生的养成教育模式。”陈俊良说,水磨中学现有学生三分之二是牧区学生,双语教学老师也占了一大半。 悉心关怀改变牧区学子风貌 牧区学生每个寒暑假集中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和返校,水磨中学都要组织专车接送。而每名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生活用品、床上用品,阿坝州政府也给予相应补助。 “政府按每生每年1500 元的标准给学校划拨经费,还给每名学生提供每月330元的生活费。”陈俊良说。 水磨中学特别加强了对牧区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刚到校就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讲卫生习惯,“每天洗脸洗脚、每周洗澡、每月洗床上用品”;到了周末,学校还组织学生看电影、打篮球、开主题晚会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慢慢地,牧区学生从生活面貌到学习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牧区孩子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很诚实,认识到错误就会勇敢承认;对人非常有礼貌;学习非常勤奋刻苦,起床铃还没响,操场上就有很多孩子在晨读了。”陈俊良说。 去年,与水磨中学隔河相望的阿坝师范学院和学校签订了帮扶协议,阿坝师院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对水磨中学进行“托管”。借助高校的资源优势,水磨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3 年,水磨中学第一届牧区学生毕业,学校在全州同类学校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五,骄人的成绩立即吸引了牧区更多的家长,当年招收的牧区学生是上年的两倍;2014 年,水磨中学在同类学校的综合考评成绩跃居到了第一。“异地育人”办学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