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全面推进“十五年义务教育”

25.10.2013  18:01
邛溪镇双语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做游戏 10 月14 日上午8 点45 分,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双语幼儿园门前,牵着、抱着孩子走进幼儿园的牧民家长络绎不绝。在阿坝州宣布全面推进“十五年义务教育”后,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在雪域高原上涌现。 今年4 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用法定形式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我们将奋力实现到2015 年普及学前教育,到2017 年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阿坝州教育局局长谭可信心满怀地说。 随后,阿坝州编制《实施十五年义务教育规划》,从2013 年秋季学期起,投入资金3000 万元,为1.9 万在园幼儿减免每生每年750 元的保教费,并提供每生每年600 元的午餐费补助;为1.5 万高中在校生按省级重点中学每生每年900元、州级重点中学每生每年620 元、普通高中每生每年520 元的标准减免学杂费,并减免每生每年600 元的教材费,按50%的比例为在校高中生提供每生每年1500 元的国家助学金。同时,9.9 万小学和初中学生按九年义务教育标准继续享受“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这一政策犹如温暖的阳光洒在阿坝州各族群众的心间。藏族青年尕让多吉抱着自己的宝贝女儿走进邛溪镇双语幼儿园,脸上挂满笑容。他告诉记者:“政府免了我们每年750 元的保教费,还补助了每年600 元的午餐费。我们送娃娃上幼儿园,每个月只需要交125 元的生活费,经济负担一点也不重。我女儿上幼儿园后,懂礼貌、爱卫生了,还学会了唱歌跳舞。” 谭可说:“随着各项政策的强力推进,阿坝州民族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进入了全面提高的新阶段、推进教育公平的新阶段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新阶段。” 上世纪80 年代,阿坝州仅有学校128所,在校生不足5000 人,教职工不足300人。藏区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并不高,适龄儿童辍学情况十分严重。 为解决这一困局,阿坝州从1985 年起启动了普及初等教育专项行动;2001年,四川省在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累计在阿坝州投入资金12亿元;2007 年,阿坝州提前三年率先在全省民族地区实现全州“普九”目标;2011 年高质量完成国家“两基”督导评估。 “以前,为了控辍保学,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进门入户去做家长的动员工作,难度很大,效果不好。”若尔盖县教育督导室主任姜秀兰告诉记者,随着民族教育的蓬勃发展,藏区群众的观念得到了切实转变,送子女上学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 2013 年秋季学期,阿坝州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427 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共有232 所,中心校附设幼儿园78 所,中心校附设学前班111 个,完全满足学龄儿童入学需要。普通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1%,高中阶段毛入率达到61.04%,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 年的5.4 年上升到2012 年的7.6 年,全面解决了适龄儿童入学的问题。 “实现长治久安,教育是治本之举。”阿坝州州委书记刘作明说,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开启民智,促进民族团结融合,有利于维护藏区的稳定。 通过构建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覆盖完整的教育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阿坝州劳动力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2012 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70元,同比增长23.8%,增速居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168 元,较全省平均值高861 元,居全省第四位,藏区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编 后: 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这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还是梦想。阿坝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已经为实现这一教育梦想列出了时间表、出台了保障措施。这种不畏艰难自我跨越的胆识和勇气,是富有远见、富于胆略、富于进取精神的体现,着实令人敬佩。 从9年义务教育到15年义务教育的变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调整,这既是阿坝州委、州政府践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阿坝州教育事业一次历史性的自我跨越,更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的职责所在。     (杨钢 李益众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