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县农牧民圆了“安居梦”

01.07.2015  10:45

6月底的阿坝县,蓝天白云相互辉映,草地上斑斓的花草竞相绽放,煞是迷人!微风轻拂,飘来淡淡花香。夕阳下,牧民的新居层次分明,整齐地排列着。不远处,牧民高亢悠扬的歌声,仿佛在述说着他们搬进舒适新居的幸福故事。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阿坝县柯河乡依俄村农牧民严木洛的新居。严木洛家的新家是300多平方米的3层新楼,雕梁画栋。客厅内除了摆设的彩电、冰箱、沙发等现代电器家具外,特色民族风格也非常浓郁:沙发上铺着色彩艳丽的卡垫,墙上挂着璀璨的唐卡以及藏族人喜爱的吉祥八宝图,立柜里摆放着精致漂亮的藏式工艺品……

 

目前退休在家的严木洛,曾在依俄村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他是该村美丽变迁的见证者。

 

新居改造前,和大多数农牧民一样,严木洛一家7口人挤在只有几十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平房里,家具陈旧,人畜不分,厕所是老式吊角厕所,很不卫生,能洗一次澡或者看上彩色电视,就算是非常奢侈了,修建新房的想法只在他们梦里出现过。

 

然而,这样的梦想最终还是实现了。去年严木洛一家住上了改造的新房。“如今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享受着舒适的生活,真是太安逸了!”严木洛难掩幸福的喜悦,“家里养的牲畜有了固定的圈舍,房顶安装了太阳能,屋内还修建了独立的卫生间、洗澡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这些幸福生活的到来,得益于党的惠民政策的实施。

 

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近年来,阿坝县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愿改造危破房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开展藏区新居建设,在每一个环节都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力争让每一名群众满意。

 

自开展藏区新居建设工作以来,该县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如今的阿坝县,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牧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

 

在该县,低收入、贫困无房或房屋为D级危房的家庭,可享受国家补助资金2万元,其中,除了中央补助0.85万元/户以外,省财政还会给予1.15万元/户的配套资金补助。

 

2014年,像严木洛一样住进温暖舒适新居房的农牧民就有610户。

 

目前,该县又对580户藏区新居进行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986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16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8700万元。对于资金建设(改造)户自筹资金部分,通过借鉴灾后农房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捐赠和资助,制定贴息、担保政策,促进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多项措施,切实解决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从而拓宽藏区新居建设集资渠道。与此同时,580户藏区新居正在阿坝镇、麦昆乡等15个乡、镇(场)以任务分配的形式建设中,预计2015年内完工。

 

如今在阿坝县,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一座座平整的新楼房,上千个干净整洁、风格各异的藏式新居分布在高原各地,装饰着每一个“严木洛”的新居梦。 (四川经济日报 记者 庄媛 舒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