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疫情,成医在行动(三)

04.02.2020  21:13

一、 吹响集结号 成医附一院再出征

2月2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名医护人员离开医院,他们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于当日下午出发驰援湖北武汉。

在成医附一院派出的10名医护人员中,有1名重症医学科医生,9名重症医学相关专业护士。按照省卫健委要求,此次赴鄂医疗队员均具有重症医学相关医学背景,将直接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

 

 

此前,附一院护理部副主任张坤主任护师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来到武汉。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支部共有党员5名,张坤同志为党支部书记、金晓博同志为党支部副书记,其余6名队员也在前往机场的途中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二、医者仁心 师生齐心坚守岗位

1月27日,大年初三,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门诊正式开诊,全院所有门诊全面开放,当班医护人员全员在岗,保障群众就医需求。附一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医院资源,保障发热门诊一线的工作。

2月1日,成都医学院院长樊均明教授在肾病门诊为来自宜宾、广安等地的病患进行诊治。“疫情非常时期,一切为了病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非常时期也要坚守岗位。

 

 

三、响应号召 成医学子投入战“”一线

春节,本该合家团聚的日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资阳市雁江区疾控中心人手紧缺,疫情防控任务重。成医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预防医学实习生肖飞、李仁杰主动放弃回家过年,与当地疾控一起积极响应春节无休的号令,义无反顾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两位同学配合当地疾控在高铁站、汽车客运站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重点宣传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公共场所应该如何消毒,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以及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等知识,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市内重点地方做消毒防疫工作。

 

 

 

大年初三,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疾控中心全员运转,人员紧缺,在实习生群里发布了志愿者招募通知。家在江油市的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预防医学实习生陈星果积极相应疾控号召,与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疫情赛跑,为辖区百姓筑起一道道生命安全防线。

 

 

成绵高速入口新都收费站,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人眼前一亮。公共卫生学院的2017级朱家佑虽然不能参与一线救治,但他毅然决然地穿上了志愿者的红背心,走上街头,参与疫情的防控和排查,一站就是一整天。

 

 

我也算是半个卫生医疗人员,我们医学生也可以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为前辈们减轻负担。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之前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多出时间休息,我很开心,感觉自己做的都值了。

1月31日,解放军452医院面向全体医护实习生招募志愿者。2017级护理专科实习生李春梅,与家长商量并获得支持后,主动报名前往医院的抗“”一线——发热门诊。在门诊工作期间,李春梅同学负责为发热病人定时测量体温。医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让她们完全顾不上安全风险和身体疲劳,争分夺秒积极奔走在防疫前线,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轻的校友精神振奋,携手负起历史重任,白衣使者,以人为本,报效祖国,奉献青春。”几位同学在疫情严峻的非常时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对一袭白衣的尊重,践行着最初的医学生誓言。

 

四、积极行动 筑牢防控安全线

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学校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排查及校园出入管理工作,通知要求:

全校师生员工要积极配合学校和属地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近期返蓉、返校人员要提前登记备案,如实填写近期活动行程和身体健康状况;14天内有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要主动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各部门(学院)要全面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本部门(学院)教职员工、学生情况,加强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关注和关心。

相关部门要持续做好两校区及家属区门禁管理工作,严格登记及追踪管理。进出人员须自觉服从门卫现场管理,并接受体温检测。

1、部门联防联动,做好防控工作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部、保卫武装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后勤管理处、机关党委、各二级学院等单位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防联动,认真做好师生员工信息的深入摸排、统计、汇总、报送,大力做好师生返校、居家、出行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等内容的宣讲。

2、 后勤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按照学校部署安排,成立专项防控小组,启动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分工再落实,有力有序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防控措施和走访排查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湖北籍和外地来(返)蓉人员的排查,并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落细落实开学后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对即将返校工作员工加大排查力度,确保假期到食堂就餐的教职工用餐安全,着手制定开学后的膳食保障工作方案,确保全校师生返校后的食品安全。

组织开展校医院医护人员防控培训,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宣传页、海报等宣传手册,开展疫情预防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宣讲。准确摸清留校人员数据信息,对留校人员每日进行健康检测,向两校区留校的14名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坚决打好防疫攻坚战。

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对两校区建筑物的楼道、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消毒作业。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推进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在公共区域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投放桶”,每天定人、定时、定点对废弃口罩进行清运、消毒工作,并做好处理的台账记录。

校医院按规范设置分别设立预检诊室、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隔离。多方调集资源,积极筹备各类消毒及防护用品,为开学后的校园消毒及医疗工作做足充分准备。

3、党委武装部、保卫部(处)

保卫武装部作为校园进出管控的第一责任单位,根据学校的部署和安排,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严格检查进出人员和车辆,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

4、 校纪委办公室

根据学校防疫工作的安排,校纪委对师生信息的统计、值班、学校防疫工作的执行等情况进行了监督。要求各级领导要将防控工作当做当前最重要工作来抓,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和学校的防控工作部署,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

5、 图书馆

为做好师生假期学习和科研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图书馆积极努力,开通了部分线上数据库资源,积极做好线上图书馆的使用的指导。

 

五、发挥优势 支持疫情“阻击战

1、 学校专家牵头诊断试剂研发

1月24日,学校科技处处长张涛教授,学校民盟支部副主委、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江海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诊断开发科研一线。刘江海研究员领衔团队,运用新一代“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技术,开发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张涛教授团队利用蛋白质技术平台,解决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大批量生产问题。

目前团队已经完成关键原料筛选工作,正在经开展抗原抗体配对验证工作,一旦完成,诊断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及评价工作最快会在一周内完成,很快就可以进入临床报批和使用阶段。据悉,该项目所有参与人员都是无偿参与,所有研究结果将会无偿捐献。

2、 学校专家牵头“智慧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设计

成都医学院大健康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梅挺教授牵头,学校各相关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了《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智慧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平台》方案,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疫情响应,为决策者提供第一手精准数据。

3、 学校教师积极行动,向附一院捐赠物资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护理学院赖莉老师利用自己的资源,捐赠5000余元,采购了一批N95口罩,捐赠给了第一附属医院,为奋战在一线的“英雄”送去了成医人的温暖。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后勤管理处,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等)

 

                   

 

 

做好学校和养老机构疫情防控
目前,我省各地正陆续复工复产,教育厅
四川:分区分散、错时错峰开学
为确保学校春季返校开学工作安全、稳定、有序进行,教育厅
习近平的敬意谢意心意
  原标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敬意、谢意、心意 News.Sina.com.Cn
习近平:用药如用兵 用医如用将
  原标题:习近平:用药如用兵 用医如用将 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