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贫困户深度参与芦笋产业 产业脱贫拔“穷根”

07.08.2017  18:36

 

  走进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来凤村,芦笋产业园里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来凤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现在靠规模种植芦笋挖掉了“穷根”。

  来凤村谢长义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他种点小麦、红薯,辛苦一年,只能满足温饱。在村里引导下,他把两亩多地流转给芦笋种植合作社,并在园区务工。“一年土地租金1200元,务工收入1万多元,还有分红呢。”谢长义脸上堆满了笑容。

  来凤村的变化,是恩阳区产业扶贫的缩影。2014年恩阳区提出把芦笋产业作为脱贫的当家产业,区委书记梁津华介绍,目前芦笋产业形成了产加销全产业链条,全区芦笋种植面积达15万亩,建成深加工工厂,年产速冻芦笋1万吨、芦笋饮料3万吨,成功申报“恩阳芦笋”地理标志品牌1个。

  如何让贫困户深度参与?梁津华说,当地探索多元的利益联结方式,贫困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土地入股、租赁流转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恩阳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通过价格兜底、优质优价的方式,确保贫困户增收。

  产业扶贫要长效,销路畅通是关键。恩阳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芦笋深加工。“我们和各乡镇的种植大户签订价格保底协议,每公斤不低于10元收购。”安碧捷芦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长波说。

  当家产业强了,老百姓脱贫的劲头更足了。“芦笋种后可连续采10多年,进入高产期,亩产可达1000—1500公斤。今年我们家仅种植芦笋这一项就可收入8000多元。”双胜镇贫困户张金华对脱贫信心满满。

(李晓忆    李广勤    霍占华)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助推19.98万人口脱贫
  国家2014年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人民政府
屏山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⑴抓实产业增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借牛还牛”“股权量化”等产业发展模式,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周转金、过桥贷、扶贫基金等产业发展金融保障,促进30个贫困村近千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减贫1127户5017人。⑵加快项目建设。下达扶贫项目个数1220个,总投资5.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