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男孩”寄宿学校 没再挨打了

03.05.2014  09:06

  “五一”小长假“阳台男孩”没有回家,父亲说:“现在不打他了,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

  ■四川在线记者吴忧摄影赵霞

  “我们小时候(被)打一下就记着了,就不得再犯了,现在的娃娃越打,怎么就越不听话了呢?”面对记者的采访,“阳台男孩”的爸爸刘国全(化名)表现得坦然。4月初,“阳台男孩”阳阳被自己的父亲刘国全动手教训,被网友拍成视频传到网上,迅速引起省内外媒体的关注。

  “五一”小长假阳阳过得怎样?而刚过去不久的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阳阳还在挨打吗?记者了解到,阳阳还是住在学校,“五一”小长假也没回家;刘国全也没有前去探望,尽管刚刚收到好心人寄给阳阳的衣服,这位父亲还是说“找时间再送过去”。

   父亲困惑 农村里说,黄荆条下出好人,我们小时候(被)打一下就记着了,就不得再犯了,现在的娃娃越打,怎么就越不听话了呢?

   专家告诫 父母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娃娃以后能健康成长,少走弯路,必要的惩罚可以有,但是体罚应严厉杜绝。

   探访·影响

  娃娃已经入学 大人工作受影响

  在成都抚琴西北街附近,很容易找到刘国全的住处。周围的居民对前段时间的热闹景象记忆犹新,“电视台、报纸、网站还有政府的各个部门,每天都是一群人过来,在院子里守好久。”在小院内歇凉的住户说,直到4月中下旬,热度才渐渐散去。

  “他这个时候在屋头,但是有时候开门,有时候不开门,你去试试嘛。”邻居们说,事发之后阳阳就去上学了,从那以后很少见到阳阳回家来住。

  记者来到刘国全住处,敲门许久也没有人答应。

  在小院对面的写字楼上,仍旧能看见刘国全家的阳台——这个不到6平方米的空间,就是阳阳曾经的起居室。如今,阳台上的杂物被收拾干净,原本铺在地上的棉被也被晾了起来,除此之外毫无变化,连阳台的门也仍旧虚掩着,似乎很难上锁。

  据媒体报道,一个月前,在这个阳台上,刘国全在8个小时里打了阳阳17次。

  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陈红梅告诉记者,刘国全正要到居委会来取包裹,“自从报道出来之后,全国各地都有好心人联系我们,这个是第一个寄过来的包裹,主要是衣服之类的,都是给阳阳的。”陈红梅说,阳阳已被送入学校就读,“是寄宿制的,所以也没有住在家里。

  几分钟后,刘国全来到居委会,同陈红梅短暂地交流。“谢谢。”刘国全笑着说,“真的不好意思了,给你们添麻烦了……”陈红梅则嘱咐其多关照阳阳,“现在很多人都关心你们,关心娃娃,这个好心人不晓得阳阳穿好大的衣服,比着同龄的娃娃买的。现在最重要是娃娃,教育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太急……

  刘国全对记者说,事发之后,自己面临了特别大的压力,现在自己的同事都知道此事,“去公司他们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最近几天我都没去,安排我出差我也往后推了。我也想加紧去挣钱,都是为了娃娃好,要是这个工作没有了,拿啥子来供娃娃(读书)哦……

   讲述·苦衷

  娃娃有坏习惯 打他是为教育他

  刘国全说,娃娃最近的表现“还可以”,但是不少言语让自己不免担心。“那天一起去了派出所,从派出所出来,我问他现在咋想,他说‘很高兴’,因为有人给他撑腰了,我不敢打他了。”刘国全颇为无奈,“现在最怕他被影响了,变得忘乎所以。

  正因为担心阳阳受到不良影响,刘国全将阳阳送到了离家较远的一所小学,这是一所私立学校,学费较贵,刘国全咬牙交了3个月的生活费。“阳阳入学的事处理得相当低调,被学校里的其他人晓得了,也不是好事情。

  “他亲生母亲,还有我两个老的,都娇惯他,要啥子都给他买,越来越调皮,没得人管得到。小偷小摸不是一次两次,不爱说话,经常耍横……”刘国全说,自己每天上班时间长,下班很晚,没有时间管他,“要是我在家管他,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不希望他能够为社会做多大的贡献,只希望他能够自立,不给社会造成麻烦。”刘国全表示,让阳阳单独睡在阳台,乃至动手教育,都是为了纠正其坏习惯,“他自己会做饭,这些都是教育出来的。

  刘国全介绍,自己出生于农村,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那时候家里穷,我也想读大学,但是家里经济压力大,只好读完中专就出来工作。”刘国全说,自己在老家一个企业工作了8年,后来企业改制,就选择离职到成都发展,“跑销售的,经常要出差,以前还安排我去其他地方,一个月两个月都回不了家,为了娃娃,我没有答应,一直就在成都做。

  “农村里说,黄荆条下出好人,我们小时候(被)打一下就记着了,就不得再犯了,现在的娃娃越打,怎么就越不听话了呢?”刘国全说,自己已意识到,是现今的环境变化了,教育方式也该变化了。

   ■对话

  “现在不打他了

  记者:为什么要动手教育他?

  刘国全:有时候确实太调皮了,还有好多坏习惯,主要还是为他好,让他纠正,莫走歪路。

  记者:有效果吗?

  刘国全:他能够自立嘛,但是好多坏习惯说不听。

  记者:阳阳性格是不是跟你很像?

  刘国全:不像,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农村里来的,吃得苦,现在的娃娃,社会进步了,大家都有钱了,反而不听话了。我们小时候(被)打一下就记着了,就不得再犯了,现在的娃娃越打,怎么就越不听话了呢?

  记者:现在阳阳成绩如何?

  刘国全:肯定有些跟不上,上次考试说是50多分还是60多分,及格边缘。下半年就要读初中了,现在还不晓得去哪个学校。

  记者:现在还会打他吗?

  刘国全:他周末有时候要回来,有时候我也过去,现在不打他了,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每年的4月30日被称作“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节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在1998年发起,节日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及民间组织参与。

   ■专家声音

  A

  体罚会让娃娃背道而驰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黄荆条下出好人”这样的教育信条在中国延续。

  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表示,教育孩子是必要的,但是体罚孩子要不得,“禁止对娃娃进行带有侮辱人格和尊严的教育方式。”纪大海说,父母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娃娃以后能健康成长,少走弯路,必要的惩罚可以有,但是体罚应严厉杜绝。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教育方式真的要注意,“体罚方式教育出来的结果,会与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对孩子以后的心理成长,也会有极大的影响。

   B

  温和方式教育未必都好

  “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惩罚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心理咨询专家说,过于包容的温和教育,可能使孩子对这个爱的环境产生依赖,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会抱怨社会不包容、单位同事不包容,从而出现隔三差五跳槽的情况。

  同时,家长一定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学规则,不要再把爱孩子当做简单、粗暴的借口,那样的话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心理阴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