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康养助推乡村文明提升

02.07.2014  18:10

  

  阿署达新村 花舞人间

  

  团山旅游新村

  攀枝花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提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同创的目标,经过两年的创建,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内涵得到增强,尤其是中国阳光康养旅游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加分优势。

  

  马槟榔旅游新村 龙潭溶洞旁的别墅村庄

  灿烂的阳光孕育着攀枝花独特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把攀枝花打造成国家级的旅游服务中心、中国阳光健康疗养中心、中国康体运动中心,并通过升级旅游要素与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形象,正在持续推进发展。以“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主要业态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城市的风貌大大改观,灿烂的阳光也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

   小镇小村做出大文章

  提起红格镇,不少市民游客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那里充满欧式风情的街道、店面;说起旅游新村,人们会想到那些迷人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美食。无论是旅游集镇还是旅游新村,都是攀枝花创建文明城市开出的朵朵鲜花。

  42岁的何本华,1995年来到红格镇,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9个年头。从最初的打工仔到小镇旅店老板,这一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充满了戏剧性,用何本华的话说:“不仅自己要能干,更要看好机遇干。”何本华口中的“机遇”是指2012年8月启动的红格欧洲风情小镇建设。和很多红格本地人一样,何本华看到了商机,盘算着自己做点与旅游相关的生意,多赚点钱。他决定把原来的老房子拆了,建一幢5层的新房做旅店,供游客使用。

  

  芭蕉箐旅游新村 枇杷水乡

  “市里面发展阳光康养旅游产业,我们也借一下东风,把阳光卖个好价钱哟!”何本华说,2012年10月,他在自家老房子的原址上按照红格旅游集镇的规划要求,建了一栋欧式风格的新楼用做经营。如今,在红格镇街道两旁已是清一色的简欧风格建筑,高大挺拔的热带植物随处可见,美丽的小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休闲。

  在仁和区团山旅游新村,每个周末和节假日,聂正良夫妇都要忙着接待从城里到团山游玩的人们。是借助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机遇回村创业的一个缩影。之前,老聂和妻子在仁和开了一家牛肉餐馆,经营了快20年。市里开展游新村打造,老聂夫妇瞄准了乡村旅游的商机,把自家的老房子改建成农家乐。“在家中就能赚钱,比在外面挣钱巴适多了。”聂正良呵呵笑道,游客夏天到乡下来避暑,冬天来晒太阳、吃牛肉、摘草莓,怎么算都不会亏。

   小家小店生出大产业

  近年来,攀枝花全面挖掘“阳光经济”,不断创新发展“阳光产业”,冬季到攀枝花晒太阳,已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不二选择。

  仁和区中坝乡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娘王克兰因为“候鸟老人”到她家晒太阳,得到了不少实惠。忙完农活的她,忙着打扫住宿用的房间。王克兰说,今年打算抽空闲时间,把山庄改造修缮一下,提升档次,下次‘候鸟老人’来的时候住得更舒心、更放心。现在通往山庄的道路已经拓宽,还安装了路灯,下次有老人住进来,晚上还可以出去散散步。

  

  红格小镇温泉

  全市现已启动包括阳光康养、运动健身、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在内的28个项目开发建设,目前攀枝花市已经建成16个旅游精品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每个新村都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旅游接待能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在攀枝花市区、仁和区、米易县等地的一些农家乐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充足的阳光,丰富水果蔬菜,适宜养生的居住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攀枝花度假疗养,特别是得到了许多“候鸟”老人的喜欢,冬季到攀枝花“烤太阳”成为了攀枝花人呼朋唤友的口头禅。

  如今在攀枝花,旅游新村建设,农家乐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也使像老聂、何本华、王克兰这样的众多村民,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活水平,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和乡村旅游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