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组织开展“防范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

18.01.2016  18:08

 

        18日上午,四川省“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在全社会形成严打通讯网络违法犯罪的强大声势和防骗反骗的浓厚氛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均呈高发的势头。据公安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持续高发,增长幅度远高于其它类型的案件。其中通讯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5年1-11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通讯网络诈骗案件50.6万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亿元。

目前,犯罪分子已经从最初的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网络改号、盗取QQ号、微信号作案,从境内雇佣马仔提取赃款发展到网上转账、跨境消费、境外提现。同时,犯罪手法不断变换,有的假冒领导、亲戚、朋友,谎称“出车祸”、“被绑架”、“嫖娼被抓”;有的假冒企业单位,谎称“中奖”、“欠费”、“邮寄包裹”;有的冒充执法机关,谎称“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以此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恐吓。为增加欺骗性,犯罪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步步设套,使人防不胜防。

据统计,每3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受害者的个人防范意识不足,不注重保护个人信息,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为加强对打击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四川省建立了由2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四川省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并于12月7日召开了厅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联席会议召集人邓勇同志出席并讲话,要求全省部署开展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11月1日以来,四川全省共破获各类通讯诈骗案件4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6人,打掉窝点31个,查扣涉案银行卡600多张,手机卡500余张,其他电信设备1000件。

相关链接:

诈骗流程:1、悄悄在你手机安装木马程序

2、黑客利用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姓名和手机验证码代替密码,进而用用户的银行卡上网消费

3、验证码的短信在用户接受之前被木马拦截转而发给黑客;

4、犯罪分子盗刷银行卡

2019年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药监所
2018年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药监所
2018年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药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