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镰刀锄头敲出劳动歌 锅碗瓢盆奏响乡村曲

29.09.2014  19:56

阆中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拉开帷幕

劳动工具器乐演奏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29日电(张晓东 本网记者黄毅)“嘉陵江弯道多,九十六滩八十四沱,险滩急流身边过,上了码头把酒喝……”随着10多名纤夫的登台,嘉陵江船工号子重新在舞台上响起,令在场观众感到无比的震撼。28日上午,四川省阆中市木兰镇热闹非凡,当地老百姓像过年一样高兴,纷纷赶到文化展示场地和表演场地看稀奇。阆中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正式在美丽的木兰镇开幕,这是继2012年阆中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农民艺术节之后,乘势接力举办的第二届农民艺术节。

    据阆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秀清介绍,阆中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将紧扣“三农”主题,借助“三农文艺”、“三农文学”,全方位展现“三农成果”。舞台是农村,主角是农民,内容是农事,形式是农民文学艺术。活动由文艺节目选拔、城乡互动巡演、民间技艺展示、乡村厨艺比拼、文化成果荟萃等“九大板块”构成,时间持续到2015年2月。文艺节目选拔:全市50个乡镇(街道)立足本土文化优势,组建表演队伍,深度挖掘、打造劳动号子、锣鼓打击乐队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城乡互动巡演:结合“三下乡”活动,阆中市文旅局牵头组织编排优秀文艺节目,深入社区、场镇、农家大院、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景区景点、偏远老区等地巡演,让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民间技艺展示:乡镇(街道)深入发掘、收集、整理本区域内的民间技艺,如编织、刺绣、纺织、印染、纸扎、剪纸、雕刻、面塑、泥塑、农耕器具等。乡村厨艺比拼。各乡镇(街道)组织2名本地名厨,利用本土食材,采用本地烹饪技法,设计制作反映本地特色的地方小吃宴席参加评选。

    “我们这次举办的农民艺术节力争办成农民文化生活的盛宴,尤其是在扩大广大农民参与面和农村文化的表现形式上亮点很多,对民间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和展演,如劳动号子和锣鼓唢呐,并将对此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了创新,采用农村常见的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做成打击乐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在乐器出现前,用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创造艺术,充分展现艺术来源于生活!”阆中市文化旅游局局长宋海全告诉记者。

    在开幕式上,阆中市江南、老观镇的锣鼓唢呐队伍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来自阆中保宁办事处的船工号子让人们记忆犹新,仿佛回到了湍流不息的嘉陵江黄金水道上,纤夫们的艰苦岁月中。表演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老船工凌朝权老人今年71岁,他告诉记者,几十年的纤夫生活使他喜欢上了船工号子,以前唱的是生活的悲伤和无奈,现在交通发达了,已经看不见纤夫们的生活,如果再不抢救性挖掘,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唱船工号子。

    为了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70岁的老司鼓兰永顺老师当天在现场还接受10多名徒弟的拜师仪式,这些学员们都是阆中市的农民,兰老师争取把脑子里记下的各种川剧曲牌都传授给徒弟们,使川剧得到继承和发扬。

    记者现场看到,在传统的歌舞、戏剧、乐器表演形式上,这次农民艺术节还进行了京剧摇滚等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在展现的内容上,这次农民艺术节还开设美术、书法、摄影、烹饪、民间绝活、文学创作、文化茶园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当天来自思依、江南等18个乡镇的“大厨师”纷纷展现自己的手艺,为观众和乡亲们端出一盘盘可口的美食,来自阆中市烹饪协会的专家们从色香味形等方面进行打分,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多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这样的农民艺术节,既有精彩的节目,又有吃的,还有农村的传统技艺和优质农产品展示,从物质方面和精神层面多方面展示,我们农民特别欢迎和喜欢!”木兰镇菩提村农民何向阳说道。

    “我们着力文化强市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力争将“农民艺术节”和由其衍生的“农民春晚”办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农民艺术节的举办,主要是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送文化变成“”文化,并通过这样的活动,发现农村文化人才进行培训,使民间艺人变成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家!”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