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 聚力脱贫攻坚 共建全面小康

16.10.2018  14:04

 

 

天林乡五龙村瓜蒌丰收。梁德摄

 

河溪镇脱贫奔康产业园。涂兴明 摄

        □王波 张晓东
    阆中市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万户、6.5万人。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阆中全市上下一心一意抓脱贫,全员下沉、全面攻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聚焦产业培育,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等系列举措,确保了各项脱贫目标任务按期全面完成。
决战决胜的政治担当
    在阆中市召开的每一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尽天大的责、使天大的力”这句话总是会被多次提及,它彰显了阆中市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勇气。
    勇气化作实干的动力,目标任务按期完成。2016年33个贫困村退出、2017年33个贫困村退出、2018年61个贫困村退出,至2018年9月底,全市已脱贫6.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成绩的背后,是阆中全市党员干部挥洒汗水,不辞辛劳展现的责任与担当。
    严格落实书记、市长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力量,负责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阆中市编制了《阆中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阆中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作为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
    一岗双责、常委包片、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干部全参与,坚持责任压实、压力传导,层层签订“军令状”“责任书”,促使了该市各级各部门将脱贫攻坚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大业的大扶贫责任体系。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创新推出“1+3”的问题收集、交办和整改机制。25个专项督导工作组对照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标准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常态化开展暗访督查,发现问题、照单交账、及时整改。搭建“双周报”平台,要求乡镇、帮扶单位、扶贫行业部门每周坚持报送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该市脱贫办根据责任归口将问题交办到相关单位,由责任单位对照问题,对标补短。
    实行限期整改问责工作机制,对未整改到位的进行追责问责;落实 “现场会诊会”“片区剖析会”双剖析促进机制,确保发现的问题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大力实施约谈问责,借助《阳光问责》专题节目,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问责问效,倒逼整改落实,为脱贫攻坚工作聚集了能量。
    2018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4700余元,同比上年度增长10.0%,预计将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阆中市已经全面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
产业富民的扶贫智慧
    汽车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行驶,两旁的水渠蜿蜒在田野之间,一望无际的晚熟柑橘长势喜人,田埂上格桑花争奇斗艳,秋日里的阆中市江东农业产业园区处处是风景。
    脱贫攻坚,产业带动是关键。对照“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带动大扶贫”思路,近年来,阆中引进多家实力强、技术优的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5万亩江东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1.8万亩江西干果扶贫产业园、6万亩江天休闲农业扶贫产业园和5万亩江北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园,形成了“东柑、西椒、南果、北药”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大园区辐射带动了周边20多个乡镇的数十个村,也让越来多多的贫困群众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按照“户有增收产业,村有产业园区”的标准,该市还先后在122个贫困村建成了面积不低于100亩的脱贫奔康产业园,20个不适宜当地建园的贫困村则以“飞地入园”的方式,在四大扶贫产业园内通过财政投入股权量化入股建园。
    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形式,与经营主体建立起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每年同样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旅游是阆中的兴市之本,同样是脱贫攻坚的有力助推器。近年来,该市立足旅游资源禀赋,借力古城旅游品牌,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助力脱贫摘帽、实现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以阆中古城为核心,先后规划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康养文化度假区、风水文化体验区,启动建设嘉陵江生态旅游带、城郊30分钟乡村振兴示范带,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两带”的全域旅游格局。
    对照此思路,阆中市引进落地了总投资600多亿元的阆中赛城、阆中水城、宜华国际康养城等重大文旅项目,辐射和带动周边乡镇脱贫奔康。采用“政府引领、国企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标准化发展乡村旅游,推出天林乡五龙村民宿、枣碧乡杨家河村竹筏漂流等一批乡村旅游热点,带动周边群众搭上旅游脱贫“快车”。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该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7.5万人次,总收入达13.8亿元,带动了全市20万名农村人口增收。
精神引领的生动实践
    “我自愿与帮扶干部商议脱贫措施,接受指导,发展实施好种养产业,自立自强,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国庆前夕举行的联谊会上,金子乡麻石垭村的全体帮扶干部和村民们一起宣读“脱贫公约”,立誓齐心协力脱贫攻坚。
    以“公约”的形式凝聚思想力量是阆中市首创。在该市范围内大力推行的“脱贫公约”,让6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决心更加坚定,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主动配合和参与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培育、房屋改造搬迁等项目之中,从内心深处激发了脱贫致富动力。
    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工作中,阆中市始终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对群众精神脱贫的引领,以此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对照此思路,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至少配备了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明确了1名志愿者负责宣传文化工作;加强对基层文艺干部的培训,已累计举办基层文艺干部培训班7期,1000余名贫困村文艺干部接受了专业培训。
    在此基础上,该市还组建了多支乡风文明宣传队,深入每个乡镇和重点村开展巡回宣讲,广泛宣传村规民约、道德风尚、扶贫政策等内容。
    目前,该市已累计举办脱贫攻坚巡回宣讲180余场次、农民夜校活动460余场次、道德讲堂活动420余场次、“精准扶贫送文化下乡”活动560余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5万余场,数十万农村群众因此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与此同时,以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感恩奋进教育和孝老敬亲、忠厚诚信、勤劳致富、创业自立、庭院洁美评比为抓手的 “五项教育”和“五项评比”活动,也在该市各范围内常态化开展。
    当前,阆中市正运用乡村广播、有线电视、微信平台等媒介,采取坝坝会、农民夜校、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传递乡风文明,鼓励先进、激发后进,有效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资阳市乐至县创新“党建+”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乐至县始终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教育激励、产业发展、制度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精准脱贫。2017年,全县村村实现“一低五有”,1.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