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揽趣】阆中八仙鼓 源自古时战舞“巴渝舞”?
15.06.2016 03:10
本文来源: Sichuan.Scol.Com.Cn
四川在线消息(李波 四川日报记者 伍力 整理) 在南充阆中市七里镇马驰村马驰坝,当地流传的八仙鼓被称为巴渝文化“活化石”。
据《阆中县志》载,八仙鼓起源于阆中县白塔乡,主要集中在马驰坝。八仙鼓并非常见的两人抬大鼓,而是一人敲的手鼓。50厘米直径的鼓面下方,插着一根1米多长的鼓把,敲鼓的工具为一根近1米长的竹板。不断变化的鼓点令人耳目一新,其节奏中夹杂着独特韵律。
一支八仙鼓的队伍由9—10人组成,1至2人敲锣,8人击鼓。击打时有锣有鼓,锣响鼓敲,中途会有三处鼓点的转换,均由敲锣的人通过手势和抽锣来控制节奏和鼓点,当敲锣人把左手中的锣举过左肩敲打时,就意味着这段鼓乐即将结束,鼓声就会较前面激越响亮,当敲锣人一锤定音时,八面鼓声也就戛然而止。
据传,2000多年前,阆中土著人中盛行的“巴渝舞”,既是自娱的欢乐歌舞,又是战斗歌舞。史载,当年刘邦收复“三秦”时,军队就曾跳起了“巴渝舞”。后来,“巴渝舞”为皇室所用,乐府乐人对其改编加工,又传入民间。阆中当地人认为,八仙鼓正是“巴渝舞”在民间的演化与传承。
据了解,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发现类似八仙鼓的舞蹈,但阆中八仙鼓的表演形式、执鼓方法、鼓点、服饰均不同。2012年和2013年,八仙鼓先后亮相央视,当地还成立了八仙鼓表演队,传承发扬这一独特民俗。
本文来源: Sichuan.Scol.Com.Cn
15.06.2016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