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阅读调查(下):藏书不足怎么“破”?图书馆想出新花样

23.04.2015  02:35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黄里)4月22日,四川日报刊登了《 人均藏书不足一册 四川公共阅读还缺啥   四川人阅读调查(上) 》,报道了我省公共阅读面临的困难。文中提到的藏书问题如何“”?省内一些图书馆也正进行积极尝试。

4月22日,简阳市图书馆少儿部的“我和孩子同读书、共成长”亲子活动在当地一家幼儿园启动,图书馆给幼儿园送去了200本绘本和200本亲子期刊,100余家长和孩子共沐书香,活动的最大收获是,家长和孩子成了图书馆的会员读者。

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嘉陵认为,我省公共图书馆书刊的年外借量并不算高,因此,更要积极倡导阅读活动,向老百姓普及全民阅读,引导他们去读书。

绵阳市图书馆从2013年开始,就启动了图书漂流活动,除了在图书馆设立固定漂流点,还在城区开展流动服务50多场,截至目前共收到投漂图书9000余册,有4000余册书漂走。

这样的做法让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何先进很是赞赏:“图书漂流等活动让图书馆由静变动,能从某种程度弥补馆藏不足的问题。

除了搞活动外,建设分馆或者流动图书服务点也是省内一些图书馆的探索。近年来,省图书馆已经在机关单位和部队建立了12家分馆,藏书量近4万册,有效的分解了总馆的场地压力,延伸了图书馆的功能。

成都市图书馆则选择与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合作,建起了面积为985平方米的图书馆,近期就将开放。“街道建图书馆不难,难的是藏书量和服务水平如何跟上,因此大丰图书馆一开始就设计为市馆的直属分馆,馆里的藏书三分之一来自市馆,以流转方式轮流在分馆上架,这就保证了市图书馆的图书可以被街道图书馆读者分享。”   成都市图书馆馆长胡建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