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风肃纪突出问题导向 治理491个"四风"病

03.11.2014  13:18

   保持一种态势——强化监督检查

  今年8月初的一天上午,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政府办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今天我们来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这次群众路线正风肃纪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进行一次临时检查,所以事先没有通知你们。现在,请你们提供2013年和2014年的财务账目和所有凭据。”原来这是乐山市纪委和财政、审计部门组成的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组对区政府办“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

  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明表示:“我们采取专项检查、走访巡查和节点暗访等方式,一月一主题进行常态化监督,重点抓管人、管事、管钱的重要部门。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整改。

  类似这样的监督检查,在四川已成为常态。

  去年以来,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川省成立了由省纪委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19个督促检查组,每月深入市(州)、县(市、区)和省直部门、省属高等学校、省属国有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公款送礼吃喝、公车私用、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600余个。

  今年“五一”刚收假,省纪委派出由省纪委常委带队的5个督查组,对10个市(州)、20个市级部门、20个县(市、区)以及80多个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作风建设集中督查。督查结束后,督查组向被督查地区(单位)党委(党组)书面反馈了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责成落实整改任务。

  此外,四川省还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作风监督网络,定期开展综合性监督检查,确保监督检查全覆盖。

  对督查中发现的违纪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有关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去年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的案件3539件,处分3016人。其中,今年1至8月,全省查处“四风”案件2170件,处分1647人,点名道姓内部通报典型案件610件次、公开曝光296件次。

  严格的监督检查已形成明显的震慑效应。丹棱县通过暗访监督促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工作行为,切实为群众服好务。该中心主任邱含忠说:“刚开始我们窗口工作人员要去猜哪个是暗访监督员,现在我们改变认识,把每一位来办事的群众都当成监督员,热情接待,认真办事,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创新一种模式——坚持有的放矢

  四川地域广,人口多,各地情况差异较大。为确保作风建设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阶段性和区域性重点,四川在正风肃纪专项活动中坚持有的放矢,在去年开展“七项专项治理”的基础上,今年创新建立了“9 X”问题集中整治模式。

  “9”即四川全省存在的政绩观不正确、执行不力、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行政行为不规范、违规选用干部、乱发钱物、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以及变相公款旅游等“9个突出问题”,“X”即各地存在的地方性问题。

  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的领导部署下,四川已形成4名省委常委分工负责,省纪委等6个牵头部门和省发展改革委等38个协办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正风肃纪工作格局。

  目前,全省带共性的9个突出问题虽然得到有效治理,但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党员干部上班不在状态、服务群众不到位、打麻将赌博等突出问题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此,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针对自身实际,梳理并着手治理491个“四风”方面的“地方病”。

  平昌、普格等县和江油市建立干部网络视频点名制度,购置可视电话、无线网卡、摄像头等设备,实行电子监测、视频点名,切实解决干部上班时间不在岗问题。

  德阳市、兴文县开展“正风肃纪随手拍”活动,动员全市干部群众用手机、相机、摄像机等随手拍摄身边的“四风”问题,然后发往纪检监察机关公布的投诉平台,使监督的触角进一步延伸。

  在长宁县,老百姓把责任心不强、混日子的干部叫做“老油子”;工作中只说不做、执行力差的叫“叫鸡子”;干事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的叫“耙茄子”。该县将治理“三子干部”作为重点,制定出台了《长宁县党政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暂行办法》,重点整治纪律涣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17个问题。

  南充市针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参赌涉赌问题,由市纪委、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治党员干部参赌涉赌专项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6名党员干部参赌涉赌被查处。

  ……

  通过辨“”施治、对症下药,一些“地方病”已得到有效治理,顶风违纪的现象明显减少,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把握一个关键——注重建章立制

  四川注重从建章立制着手,进一步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省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的意见》等制度文件,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深化专项治理,持续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同时,注重从制度上查原因、找漏洞,加强源头防治,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对近年来中央和省里出台的150余件作风建设方面的法规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结合四川实际,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暂行规定》、《关于开展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制度,织密了防范“四风”问题的制度笼子。

  今年10月,四川省又出台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工作的意见》等10个重点领域的制度规定,以釜底抽薪的办法坚决刹住一些重点领域的不正之风。

  此外,四川省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将正风肃纪工作情况作为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抓正风肃纪不力的地方和部门,将扣减绩效考核分值。对群众反映强烈、“四风”问题没得到很好解决的地方和部门负责人将实行问责。

  针对一些“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等新情况、新问题,四川省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研究,找寻对策,进一步健全机制制度,防止问题反弹。

  通过全省上下努力,2013年,四川以省委或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同比减少40%,省委、省政府发文同比分别减少39%和20%,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预算调整压缩5亿元,纠正整改17个楼堂馆所违规项目。今年上半年,21个市(州)召开的全市(州)性会议下降17.25%,会议活动费下降39.3%,公务接待费下降46.67%,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下降13.34%,因公出国(境)经费下降60.19%。(黎国平)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