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希军代表:新医改要善于啃好硬骨头

09.03.2014  17:08

在统帅“天士力”第一个将中药步入美国FDA三期临床研究后,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对中国大医药乃至大健康发展进行了战略考量。

闫希军在深入调研后,对导致的成因进行了四大方面的梳理与归纳:

一是改革目标还有待明确,公立医院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公益性角色还不突出;二是公立医院规模、技术集中度过高,社会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基本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推进缓慢,医师多点执业难以落实;四是以药养医滋生腐败,增加社会医疗成本,激化医患矛盾。

为此,他建议:第一,明确公立医院定位。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由公立医院承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公益性职能,由混合所有制医院承担个性化服务职能,由社会资本经营的医院承担高端服务职能。

第二,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推进企业职工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造,完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并推动落实。

第三,对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的公立医院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医师自由执业权“三权分离”,将服务质量作为考核重点,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认可医护人员价值。对医疗专家实行医师协会注册,多点自由执业,通过专家自由流动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第四,全面推行“医药分开”,实行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过度医疗,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记者周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