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文献

06.07.2016  13:2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内容磅礴大气,内涵丰富深刻,对全党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的政治任务。日前,我省社科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号召全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行动起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为全社会的学习贯彻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深刻领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精神
□李新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伟大贡献,深刻总结党领导人民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和历史启示,科学展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担当和光明前景,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文献。我们深切认识到,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核心在于学习领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大论述,进一步增强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通过学习我们体会,“不忘初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本源和共产党人本质属性的历史回归,“继续前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时代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重点在于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树立“四大自信”和“四种意识”。“七一”重要讲话从历史和战略高度,把党的领导地位与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和历史的选择高度统一起来,科学阐述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合理性、现实可行性,对于全党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必将起到凝神聚力、固本立根的重大作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关键在于做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培养造就“四个铁一般”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主体班课堂,进指定教材,进学员头脑;推动广大教师围绕讲话精神,列出重点选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出精品力作;推动专家学者根据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干部群众,开展对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
      (作者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用学习实效来指导和推进社科工作
□赵英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我省社科界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团结动员社科界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要把学习讲话同学习党的理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精髓要义,尤其要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把学习讲话同学习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学习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学习讲话同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难题结合起来,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起好思想库作用。要把学习讲话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学习讲话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与西部强省相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贯穿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先学一步,学深研透,用学习的实效来指导工作实践。
      省社科联将采取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一是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力求入脑入心、真懂真信,把社科界的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二是通过社科界的报刊、网站深入阐释解读讲话精神。一方面,从社科普及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宣传主题,及时推出一批重点理论文章,深入阐释讲话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观点。三是深化理论研究。社科联将围绕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列出一批重点选题,组织社科界力量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谱写中国梦四川新篇章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作者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做好宣传阐释 促进深学深悟
□方小虎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讲话对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透彻、富有创见的论述,尤其是反复告诫、提醒和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让人倍感责任重大。
      学习中有三点体会: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而且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讲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并就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回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讲话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范本。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安排,创新方式方法,认真做好讲话精神宣传阐释工作。一要坚持系统准确,促进深学深悟。围绕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列出重要选题,及时在重要版面、重点栏目推出重头报道、系列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和理论文章,深入阐释解读讲话精神。二要注重点面结合,科学统筹推进。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结合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广泛宣传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新实践、取得的新成就。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突出抓好省委治蜀兴川重大方略重大部署的宣传,展现伟大中国梦的精彩四川篇章。三要做好网络宣传,扩大有效覆盖。发挥川报集团立体传播格局优势,用好川报观察客户端和微信、川报微博微信、封面传媒、四川在线、华西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形象化、可读性强的报道,帮助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一篇昭示中国发展道路的宣言书
□廖仁松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气魄宏大、思想深刻,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洋溢着共产党人爱国为民的深厚情怀,是党的发展道路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
      讲话深刻回顾了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是一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意识的党史课。讲话高度凝炼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清晰描绘了党领导中华民族从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到今天走向繁荣富强这一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感觉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是一次提升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的重要教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功绩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讲话鲜明指出了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是一篇昭示中国发展道路的宣言书。讲话贯穿了一个被发展实践反复证明的深刻道理,那就是,中国之所以能够从积贫积弱到日益富强,靠的就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背景下,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充分展示了党的高度成熟和高度自信,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
      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方法论。讲话站在95年这样一个宏大的时间跨度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重大要求,既有思想层面,也有战略层面、方法层面,对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一篇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跟党走的动员令。讲话既通过回顾光辉历史,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又通过描绘美好蓝图,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共同期待,有力激发了人民群众追随党的旗帜、投身党的事业的发展热情和政治信念。
(作者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准确把握内涵 努力推动工作
□朱世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科学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让人倍感振奋、信心倍增。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内涵,关键是要推动工作,努力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贯穿到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贯穿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中。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断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抓好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二是在讲话精神指导下,进一步抓好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创新发展。深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重点抓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积极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知识分子集中、人才聚集的优势。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宣传阐释,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 厅长)
向人民学智慧 为人民做学问
□李后强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震撼人心,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和纲领性文献、政治宣言。我省社科专家要把讲话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向人民学智慧,为人民做学问。
      把握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广大社科专家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把握 “四个自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坚定“三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5000年文明史,优秀文化滋养着优秀人民,我们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把握理想信念。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把握主要任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把握人民立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罗中枢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奋斗历程,阐述了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强调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出发、到哪里去、如何走”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讲话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魂和脉,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执政根基、和平发展、管党治党等八个方面,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返本归根、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既告诫我们不迷失立党之本,又激励我们永不懈怠停滞,体现了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信心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样,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巨大的考验和危险,而“四大考验”中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四种危险”中居于首位的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949年中国共产党 “进京赶考”,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争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和文化引领,努力向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系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为“中国方案”贡献智慧
□陈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字统贯全文。重申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诺言。这是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前推进的关键阶段提出的指引全党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讲话对全党提出 “四个自信”的政治宣言,比之前的“三个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践也会慢慢内化为文化的基因,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次的民族品格。
      我们要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努力推进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不是对现有西方制度的简单复制,而是完善和超越,是更好的社会制度设计。这种平等、开放的文化观,可以让“中国方案”寻找到更多的知音。在阐释党的历史发展中,展现出鲜明的国际视野、大党气魄,这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新的国际秩序的一个根本心态。
      当前,改革、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作为社科工作者,我们应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作为地方社科智库,要重视内引外联,扩大智库专家的国际学术视野,增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为“中国方案”贡献成都智慧。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回应新常态下的各种发展问题,密切关注并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双创”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改革和创新领域,为不断培育改革创新的平台和队伍建设,强化改革创新的制度性顶层设计,营造益于干事创业的政策保障环境建言献策。
      (作者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