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着力长远实施产业“四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18.04.2018  15:25

 

德阳市罗江区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以产业增收脱贫为核心,实施建设扶贫产业园,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小微经济,延伸产业保障四大行动,多措并举,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建设扶贫产业园,实施集体经济破壳行动

罗江区针对村集体没有固定资产和公共积累,集体收入低下,长期靠政府“输血”度日,扶贫力度可持续性不强这一现状,实施集体经济破壳行动,建设一批产权归属集体的扶贫产业园。按照“适度规模、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原则,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700万元,打造具有“造血”功能的精准扶贫产业园27个,面积15000余亩。3年以来,全区1万多贫困人口有5200多名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发展实惠,依托农业产业实现脱贫,集体经济从无到有,36个市级贫困村顺利通过集体经济验收。 一是 坚持一个核心。坚持党支部领导,牢牢把握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制定产业园管理“四议两公开”(党支部动员提议、村“两委”讨论商议、股东代表审议、股东大会决议、过程结果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二是 着眼三个集中:产业集中发展,资金集中使用,资源集中整合;坚持农业产业化,园区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采取集中流转土地,集中经营,整合其他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园区。 三是 突出三个精准:对象认定精准,股权设置精准,收益分配精准。将扶贫专项资金以股权量化的形式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设置为每人1.5股或1股;扶贫产业园的收益按照“7、2、1”的模式进行分配,收益的7成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每股可分红400-800元不等,收益的2成注入集体,壮大集体经济,收益的1成注入邻里乡亲互助会,用于解决其余群众临时的生活困难。 四是 强化群众主体。强化群众和贫困户的参与,吸引鼓励群众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园的务工、管理等活动,既帮助增加收入又调动广大贫困户参与建设、管理和监督主体作用,激发贫困户自身动力,有效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破解“兴建产业冷眼旁观,别人致富我等帮助”问题。

二、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经济富民行动

罗江区立足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连片发展现有优势产业,实施特色经济富民行动。因地制宜选产业,结合土地资源、产业现状、传统种养习惯等,确定产业类别。如蟠龙镇合圣村地处浅丘、闲置山坡土地多,通过外出参观、聘请专家论证,决定将九叶青花椒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合圣村32户贫困户中有劳动力、通过培训可掌握技能的,在大户带动下,自己种起了青花椒;对年龄稍大,且掌握技术难的,则将自己的土地交由大户代为种植或者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同时,通过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实现“家家有椒园”。经过持续推进,仅合圣村青花椒已达2000余亩带动蟠龙镇全镇种植青花椒面积达8000余亩。按每亩栽植青花椒100株,3年丰产后每株产果20斤,按现行市场价10元/斤计算,每亩年产值可达2万元,预计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目前,全区已经形成青花椒、优质梨、贵妃枣、蜜柚、晚熟柑橘、蔬菜轮作、特色水产养殖等七大万亩特色产业带,产业带农户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核心区农户和大户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三、推广小微经济,实施贫困户自我发展行动

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培养自力更生好习惯,调动部分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因地制宜的发展庭院经济小微产业帮助增加收入。仅2017年,全区投资300万元,实施了“千户万元、能繁母猪”项目,近2000户贫困户收益;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0万,按照每户贫困户1000元的标准“量身定制”养鸡、养鸭或种蔬菜、果树等小微项目,对既没有被精准扶贫产业园覆盖,又无法参与 “千户万元、能繁母猪”项目的贫困户进行项目补充帮扶,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受益贫困户1559户,实现户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同时,设立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基金,向663户贫困户累计发放贷款1752.33万元用于小微项目发展。设立154万元的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为小微经济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延伸产业链条,实施产业保障行动

为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支撑,我区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省柑研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特色产业专家库”“名师工作室”,分类组建“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实用人才库”70人,为重点农业产业和36个市级贫困村配备农技员,健全激励补助机制,推动服务到田间地头,建立起既有专家学者又有田间地头实用人才的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在蟠龙镇、万安镇等4个镇开展贵妃枣、优质梨等特色农业保险试点,2017年为受灾农户理赔18万元,极大降低了农业产业发展风险,系上了“保险绳”。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山水美地、树上鲜等市级以上农头企业25家,延伸罗江花生、青花椒、优质梨等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带动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甘孜县扶贫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产业发展后劲足。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任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着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和群众增收门路。在牧区主要发展集体牧场,建立“户为基础,集体牧场为主体,乡镇统一组织生产”的经营管理机制,建设牦牛、藏系绵羊养殖牧场基地41个,制定出台牦牛出栏管理办法,加快牧区产业发展。农区大力扶持集体经济,按照“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建立青稞小加工业、奶肉牛养殖、俄色茶种植、粮油加工等集体经济组织,新建蔬菜、黑青稞、紫皮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