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结合两把“钥匙”打开脱贫门

23.05.2017  18:14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大龙潭村,自称“老光棍儿”的王炳学今年已经50岁了,因为贫困至今单身。可是,他现在急的不是没钱娶媳妇,而是没时间处对象。
  他家现有5亩红梨、1亩火龙果,还有几只黑山羊,3年后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但是得花时间打理。5月12日中午,王炳学站在地里,指着生长旺盛的火龙果树苗说:“现在的日子像它一样,红红火火。
  今年是大龙潭村的脱贫“摘帽”年,如何帮助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开脱贫大门?该村找到两把“钥匙”:种植业+养殖业。目前,全村已种下红梨1600余亩、红心火龙果30亩,建起22个标准化羊圈,存栏黑山羊1000余只。

□彭莉 记者 王代强

第一把﹃钥匙﹄苞谷地里种果树
  大龙潭村最高海拔约1700米,长期缺水,无主导产业。2009年,不甘贫困的村民曾试种芒果,但是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芒果产量低、品相差,村民曾一度心灰意冷。
  2015年11月,仁和区组织涉农部门为大龙潭村特色产业发展“会诊”,农林专家得出结论:大龙潭村适宜种植红梨和红心火龙果。于是,大龙潭村找到了打开脱贫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科技引了路,政策来帮扶。为消除村民顾虑,大龙潭村争取上级支持,集中实施土地整理,并对重点贫困户给予每亩740元的红梨种植补助。在多项惠民政策激励下,村民们在过去的苞谷地里种上了红梨苗。
  去年,大龙潭村红心火龙果试种获得丰产增收,如今,尝到甜头的村民种植的红心火龙果,已从最初的0.3亩试验田发展成30亩种植示范项目。
  王炳学的感受很明显。2015年前,他的生活很“平淡”。家中就他和母亲两人,全家收入主要靠王炳学到附近打点零工。
  后来,王炳学家种了5亩红梨、1亩红心火龙果,生活充实起来。每天中午,他都要到自家果园里侍弄果树,忙完又急着赶回家,给羊圈里的黑山羊喂草。
  大龙潭村第一书记罗国祥说,今年下半年,王炳学家地里的火龙果就能挂果,红梨生长周期较慢,预计明年挂果。
  “火龙果丰产每亩年收入有1万元左右,红梨丰产每亩年收入2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王炳学心里默默计算着,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把﹃钥匙﹄荒坡种草搞养殖
  种植红梨、火龙果周期较长,特别是红梨要3年才能挂果,如何让贫困户实现快速增收?这是大龙潭村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
  发展养殖业,是大龙潭村脱贫“摘帽”的第二把“钥匙”。

  大龙潭村有28户重点贫困户,钱兴权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前,钱兴权日子过得很“憋屈”。因为贫困,钱兴权离婚了,他独自挑起照料年迈祖母和年幼女儿的担子。作为家里唯一的支撑,钱兴权到附近打零工,家里家外忙碌,可脱贫的路仍然看不到头。
  为让重点贫困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不掉队”,2016年,在区、乡、村共同谋划下,为每户重点贫困户投入4000元帮扶资金,帮助他们实施种草养羊项目。
  这让钱兴权看到了希望。在脱贫政策扶持下,钱兴权免费领了种羊,新建了50平方米标准化羊圈,搞起黑山羊特色养殖,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等山羊长到35公斤左右,就可以出售了,每只应该能卖到1200元。”钱兴权站在自家羊圈前,看到正在吃草的20多只黑山羊这样算账。等家里条件好起来,他更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现在大龙潭村已建起22座标准化羊圈,存栏黑山羊1000余只,硬化道路20余公里,建设40余口水池、水窖……
  为争分夺秒推进产业建设,罗国祥曾连续20多天没有回家。“有了这些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我们还担心什么,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今年8月,罗国祥第一书记任期将满,因心系村里的脱贫“摘帽”工作,他主动申请将任期延长至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