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吴德谈畜禽产品健康

27.06.2016  22:28
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饲料中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耐药性,抗生素残留,更威胁人类健康,那么专家学者正在从哪些方面努力,以降低动物抗生素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呢?6月27日,长江学者、动物营养所所长吴德在接受光明日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专家学者的研究一直围绕着高效、健康、安全、优质四个目标而展开,而对健康,现在主要有三个研究关注点:

      一是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些营养结构概念,让不同营养源有机合理的配置,提高动物的抗病力。举例来说,为确保猪肉健康,在早期断奶仔猪中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消化性更好的饲料合理搭配营养,以降低仔猪的腹泻率,从而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提高随后的生长速度,也能改善养殖效益。二是通过生物有机技术,即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去改造现有很多的新型饲料的产品,比如通过饲料发酵、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提高动物健康,减少动物养殖用药量。其中,抗生素替代的问题,国内外的专家都非常关注。中国是中药的宝库,很多植物提取物都对杀菌抗菌都有作用,比如大青叶、辣椒素,大蒜素。使用植物提取物替代抗生素,比如加到早期断奶仔猪或者幼龄动物上,可以保证幼龄动物的健康,降低抗生素使用。三是致力于从环境角度来关照养殖健康,提出要改善饲养环境,通过猪舍、鸡舍环境的控制,让动物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发病的几率就会降低,举个例子,比如断奶仔猪的温度恰当的话,它就会腹泻减少,生长加快,当温度高了会降低它的采食量,温度低了产生冷应激,腹泻的几率会增加,所以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同动物适应温度是不一样的,鸡的温度在20-23度,猪的为18-22度。吴德教授他们正在进行这项研究。

  吴德谈到,让肉生长得更快,风味更好,通过品种选育是最核心的要素,营养是充分发挥其潜力的保障。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优质瘦肉型猪,这种猪肉生长快,生产效率高,可以满足千家万户吃猪肉的要求;也在培育优质风味型猪,让地方猪种和外地猪种杂交,这种猪长得慢,投入高,风味佳,价格更高,是为满足一部分高端客户的需求。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