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发展现代林业助农增收年人均近1800元

22.08.2014  00:08

        中新四川网8月21日电 (宋成均熊波)四川省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该县依托丰富的竹类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助农增收年人均近1800元。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长宁县推进“万亩亿元”增收模式,实施林下竹荪种植、林下药材、林下养殖示范2.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9.6亿元。

        21日,记者来到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往前走,道路的两旁,是一排挺拔俊秀的树苗,树干用塑料膜包裹起来,像给树苗穿上了衣服。苗圃里,一株株细细的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显示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据了解,曙光观赏竹园艺场是一家隶属长宁县林业部门的国营苗圃基地,主要从事绿化设计打造和各类乡土优良竹种、乡土珍稀树种的培育。2012年以前,基地都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种苗培育,人工成本高且种苗质量得不到保障,育苗培育受气候条件制约大。然而,这样的状况随着基地智能温室大棚的建成而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里直接可以播种,不用沙场。”曙光观赏竹园艺场负责人袁智能介绍说,在气温高的时候,场里的水帘可以智能化物理降温,冬季气温低的时候加温系统就工作,“这些全部是智能控制。”智能温室大棚采用智能化操作模式,通过电脑智能操作系统,适时调节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这样不仅为种苗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也为基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袁智能还说,在同等面积的情况下,大棚温室一年育20万株苗子,按市场价每株两元计算收入是40万,常规育苗的话,两年才能出圃,也就是两年才能收入40万。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长宁县已累计培育乡土优良竹种、乡土珍稀树种桢楠、香樟、银杏为主的绿化种苗基地2万亩。预计今年可繁育优质优良竹种、珍稀树种可达1000万株以上。

        除了培育林竹产业基地外,以林下竹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开发为主的其他现代林业发展模式,也为长宁县竹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家住长宁县富兴乡宝联村4组的王仕华是长宁县最早开始林下养殖的农户之一。去年九月,他引进了100多只种兔开始在竹林下进行喂养。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一年时间他就卖出了9批商品兔。

        王仕华给记者算账说:“如果商品兔每斤的价格在8元以上,100只种兔一年收入不低于15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