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当“太平”干部要遭“理抹”

10.12.2014  23:00

        中新四川网12月10日电(王旭)日前,长宁县某机关职工周某上班时间玩网络游戏被纪委督察组查处,扣除全年50%绩效工资的处罚让周某追悔莫及。“总认为少干工作就少犯错,四平八稳把本职工作做完就可以了。现在县上专项整治‘三子’干部,庸懒散浮拖的太平干部要遭理抹。”12月10日,长宁县一位即将退休的机关干部告诉记者,全县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得到有效激发,像他这样的“老同志”的工作分量也很充实。

        长宁县纪委书记范建平告诉记者,“三子”干部是长宁县总结出来的干部队伍中三类庸懒散浮拖行为。一是责任心不强、混日子、和稀泥的“老油子”,二是遇事找借口、只说不做、执行力差的“叫鸡子”,三是工作没魄力、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的“火巴(pa)茄子”。通过一年来的强力整治,干部队伍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年初,长宁县制定出台《长宁县党政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对机关干部“庸懒散”行为实行问责,重点针对纪律涣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17项“四风”问题,采取诫勉谈话、停职、免职等8种方式问责。由县四大班子领导牵头,组建6个县委督查组,对全县实施的重大项目、各单位牵头的具体工作开展不间断督查,监督检查按时推进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对进展滞后的予以黄牌警告,实行“红旗引路、黄旗问责”。对于督查结果,实行严格的通报处理制度,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扣分项目,同时,在全县范围曝光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发挥警示作用。目前,已对2起典型案件实行了通报并曝光。 

        制度是保障,监督促执行。长宁县通过设置三道监督防线,确保督查不留死角。一是专项监督。开展“委托调查纠风行动”,委托第三方调查队,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服务对象、以服务对象身份电话咨询、上门办事体验等形式,查找各单位、各乡镇“四风”方面突出问题,通报进行整改。二是社会监督。聘请10名四风监督员、15名效能监察员、24名干部监督督查员,调查干部队伍庸懒散问题,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利用纪检信访专线、“12345”市民热线、“96960”行政效能投诉热线和长宁为民直通车网站,加强社会监督。三是科技监督。开展“阳光政务清风行动”,对全县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发展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建设电子监察平台、效能提升平台、为民直通综合平台“三大平台”,着力打造“阳光政务”。将审批项目、办理要件、审批时限、办理流程等在网上全面公开,通过公开方便群众监督,将全县127个行政审批项目和68个公共管理项目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实行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电子审批、全程监控、绩效评估。 

        对于“三子”干部的整治效果,房屋中介的从业者张女士深有感触,“服务态度和水平明显提高,他们都怕我在电子评价器上点击不满意键。”长宁县政务中心主任李政告诉记者,全县有39家窗口服务单位推行电子评价器,由办事群众现场给出评价,并定期通报进行奖惩,这对工作人员触动很大,目前群众的满意度是100%。

        此外,该县每年2次组织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对全县各部门、科级干部定期背靠背测评,评出“末位单位”、“末尾窗口”、“末位干部”,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同时,按照《长宁县行政效能建设社会评价问责办法》,把群众的评价认可度纳入行政效能监察考核体系,解决“不在状态”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