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公安局“一标三实”采录民警纪实

09.10.2014  00:13

    四川省长宁县公安局基层基础信息大采集的征途上,有一群走街串巷的社区民警,他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忘我的工作,夜以继日、栉风沐雨,用坚守诠释着新时期人民警察更深层的涵义。

余小平在长宁镇建设路一段采集“一标三实”信息

    “这盘整住了

    “这盘整住了”是句长宁县土话,意为“这次有大收获了”。2014年8月10日晚9时20分,长宁县公安局长宁镇派出所社区民警余小平仍在责任区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在走近一栋居民楼,发现楼院电子门未关时,他忙推门进入楼院,看着一梯6户的居民楼院,他如获至宝,发出了“这盘整住了”的感慨。

    余小平今年53岁,在社区民警中算是老资格了,他管辖的长宁镇洪谟责任区有常住居民3299户11574人,为了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保证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准确、详实,他一直坚持串门走访,采集入户。每周48小时以上的入户采集意味着一、两百公里的脚程,但他却乐此不疲。翻开他的入户采集表,上面写满了入户走访时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入户的时候有白天,也有晚上和双休日,一本又一本的入户采集本记载着他的汗水和辛劳。

    从长宁县全面开展“一标三实”基层基础信息采集以来,余小平共采录标准地址28335条,实有房屋2455所,实有人口4222人,实有单位951个,在全省2014年1至4月的服务实战排名中,余小平采录的信息共产生实服务战成效12条,位列全省第五名。

李欣键在梅白乡白虎社区文昌街采集“一标三实”信息

     老公帮忙做兼职民警

    李欣键的老公陈绍银, 这位温文尔雅的中学老师是公安局民警家属中的名人,因为不舍老婆太过辛劳,陈老师跟着李欣键上山下乡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做起了兼职民警。每每有人问陈老师为何愿做“苦工”时,陈老师总是微笑着说:“看着她着急我心急,不如帮她分担些”。

    是啊,公安工作辛苦,公安工作不易,作为长宁县乃至宜宾市公安史上首位农村女所长,李欣键肩上的担子很重。巡逻防控、破案打击、调解纠纷,她事事亲力亲为,重点工作“一标三实”她更是时时放在心上,白天时间不够晚上忙,采集民警不足亲人帮,就这样,李欣键带着一支由民警、警辅、亲人组成的采集队伍上山下乡、走村串巷,忙的陀螺一样,但她毫无怨言,坚韧得如藤蔓一般。

    入户调查既是信息采集也是走访群众,在采集时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哪儿有社情需要解决,李欣键都一一记在心上。2013年12月底的一天,在采集梅白乡力行村“一标三实”信息过程中,李欣键了解到力行村“塔吧山”侯某中茶馆内时有聚众赌博行为发生,在当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李欣键趁借入户采集的机会,仔细查看侯某中茶馆的内部结构和周围坏境,伺机而动。2014年1月28日晚,特情人员来报告知侯某中茶馆内有人在赌博,李欣键迅速布控,将侯某中以及现场利用“推筒子”进行赌博的8人挡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