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中学改革艺体教学模式:艺体双上线率居全市第一

02.12.2015  13:34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宋成均) 宜宾长宁中学作为宜宾长宁县唯一的省级示范高中,一直以来在全市以艺体类升学率最高著称,每年均为各类艺体院校输送了大量优质生源。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实施,“由量变到质变”的改革要求也提上了长宁中学的改革日程。

  “进入高中以来,由于我非常喜欢画画,所以我将我的目标定位为艺重点大学。”近日,记者和长宁县教体文广局相关人员一起在长宁中学见到高二学生彭秋艳时,她告诉我们,从踏进长中校门的那一刻起,她便在心中确立了自己的大学之梦。但是这一类的大学对于文化成绩的要求非常高,自己的文化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信心还不是特别的足。

  据了解,和彭秋艳同学一样,艺体成绩优秀而文化学科存在短板的艺体类学生在长宁中学还有很多,文考成为了众多学生冲击名校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长宁中学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性探索。

  近年来,国家对艺术体育招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要求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和艺体名校,都对文化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艺体学生越来越多,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艺体双上线非常困难。对传统的艺体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长宁中学校长郑安华告诉我们,学校从2002年起将艺体特长生集中办班,曾取得辉煌的成绩,本科双上线总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 在音、体、美专业培训方面,形成一套较完善,系统的专业培训方法,走在全市前列,2008年成为宜宾市艺体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012年成为宜宾市首批艺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专业上线率超过了95%。但在文化上线和名校方面还略显不足。随着社会需求日益饱和,艺体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艺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长宁中学作出了由“量变引发质变”的艺体转型之路的改革,实施了“一增一减,双腿走路”战略,为学生加强文化短板,提高艺体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郑安华介绍说,长宁中学经过深入研究,艺体生冲击名校的最大难点就是文化成绩,能否双上线关键是文考。学校的专业培养水平和艺体学习氛围已非常浓厚,艺体生普遍存在对文化学习的轻视,加提高学生的认识,改变教学模式,学校大力营造文化学习氛围,增加文化学习时间,减少专业训练时间,让学生专业、文化双腿平衡走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一系列实践论证,长宁中学从2014年开始在全校艺体类班级全面推行“一增一减”改革模式。

  “为了弥补艺体特长生文化成绩弱,实行增加文化课时间,减少专业训练时间。”教师王小英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题,总结出高考出现频率高,而且又切合艺体生实际情况的重点知识,对重点知识,利用增加的时间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其次,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艺体生进校的时候,先进行初中基础知识的复习,然后再进行高中知识的教学,逐步跟上其他的同学,高二至高三前期加强专业训练,待顺利通过艺体专业考试后,分层进行文化教学,对照考纲突击高考常考点、高考得分点,使学生顺利通过高考,不让学生失败在文考上。

  “我们现在班级学风正、班风浓、信心强、希望大,在几次月考中,高分段学生不断出现。”班主任老师杨富说,全体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精细化管理,学生增加了自主学习时间,浓厚了班级学习氛围,塑造了班级考试文化,加强学生体能储备,增强学生个性化指导,效果显著。

  “我的文化成绩提高了,自信心也倍增,我也相信会在2017年的高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彭秋艳说,虽然专业课时间减少了,但是他们的专业成绩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增加了文化课时间,增加了与老师面对面勾通交流的时间,自己的文化成绩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承载教育改革的东风,长宁中学由质量到量变的华丽转身引发的成效逐步显现。据悉,近年来长宁中学考上985、211工程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艺体双上线率稳居宜宾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