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镇建设行动丨农业产业要看得见乡村特色
圆桌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龙俊 李淼
嘉宾: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霍伟东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克俊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陈文宽
记者:发展现代农业特色镇,政府、企业、居民如何协同发力?
张克俊:政府要扮演两个角色,一是瞭望者,一是服务员。作为瞭望者,政府的规划要有前瞻性,切记一窝蜂发展某个农产品,这样可能会出现过剩。政府要当好服务员,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土地确权登记、流转等政策配套,为规模化种植打好基础。
霍伟东:居民和企业应该是建设现代农业特色镇的主体,建设归根到底要落脚到经济发展、老百姓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因此,无论是产业规划、土地流转等,都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决策上,政府可以引导、鼓励,但不能越俎代庖。
记者:如何强化现代农业特色镇的产业支撑?
陈文宽:只发展种植业,村民依然在村里,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延伸出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才是关键。农旅结合是一条路,包括泸州荔枝节、安岳柠檬节、金堂油菜花节、龙泉桃花节等,都是在打旅游牌。另外包括运输物流、餐饮等服务业,也能吸纳居民进入场镇生活就业,带动城镇各类业态壮大完善。更关键的是,初级农产品受价格波动影响大,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能为现代农业特色镇提供更合理的产业支撑,利于其健康发展。
张克俊:很多现代农业特色镇都想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我认为要适度,要让市场和企业充分自主决策。精深加工对原料的供应量、供应时间、投资资金的要求很高,靠一个小镇往往难以支撑。可以更适宜的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比如在产品精选、冷冻、包装等方面发力,同时借电商渠道拓展市场。还需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担机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现代农业特色镇场镇人口增长明显,如何匹配城镇建设、公共服务?
陈文宽:有现代农业,但缺乏特色,这是不少农业镇的通病。场镇建设方面要注意两大问题:一是简单做加法,即场镇建设远景规划不足,随着人口增长场镇无序扩张,公共服务跟不上;二是简单做模仿,即一味仿照古镇建设,结果千镇一面。现代农业特色镇要有“农”味,比如柠檬小镇要有“柠檬味”,茶叶小镇要体现“茶叶味”。
霍伟东:城镇建设有了大方向,还要多规合一,整合各方力量推进城镇建设及公共服务配套。不能今天挖开道路铺水管,明天挖开道路铺煤气管。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包括财政、金融、国土、城建等各方力量,在统一目标下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