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大桥镇:常规高粱变再生高粱助农增收

13.11.2013  18:57

   四川在线消息(张继瑜 曾令然) 2013年,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把高粱种植作为主要产业来发展,全镇以常规高粱 “红缨子”为主打品种,其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由于组织得力、干群支持、措施得当、技术到位、管理及时,头季高粱最高亩产370.3公斤,平均每亩产值达2100元。

  由于常规高粱品种再生力弱,生产上一般不再蓄留二茬。为了给当地种植户寻求增产增收的路子,该镇农技人员认真分析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结合红缨子的品种特性,在双桥村、黄包山村、大桥村等村内进行小范围试验性的蓄留再生高粱。在头季高粱收获后3—5天内进行中耕,促发新根,并亩施人畜粪15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作发苗肥,遇干旱则适当增施水分;在近地面1—2个茎节上留3—4厘米用锋利的镰刀或锄头在高粱茎杆基部砍杆,然后把砍掉的茎杆覆盖在行间或移出地外,待侧芽(再生芽)长到2—3叶时,采取“除上留下、除弱留壮、除挤留匀”的办法疏苗,抹除多余的侧芽,每株留苗1—2个即可,并确保再生苗生长均匀一致;其他管理与头季高粱相同。

  经过技术人员和种植户2个多月的努力,用常规高粱品种“红缨子”蓄留的再生高粱长势很好,目前已经成熟,农户正陆续收获,预计亩产量在220公斤以上,每亩可增收1300余元。该镇计划明年将该项技术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又一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