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存粮节约的广西“小账本”

19.10.2014  14:53

    新华社南宁10月19日电 链接:存粮节约的广西“小账本

    新华社记者张周来

    粮食从收获,到仓储、加工、流通,如果能够尽可能减少损耗和浪费,节约意义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我们不妨以广西储粮环节为例算算账。

    近年来广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40亿公斤左右,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广西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70%,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有限,随着城镇化进一步发展,节约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显得格外重要。

    广西地处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过去由于投入不足等问题,各地农民的储粮设施比较简陋,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浪费十分严重。“过去农民都把粮食存储在麻袋、编织袋或者大缸里,往往因为老鼠偷食或者漏雨发霉等原因造成粮食损耗。”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局长黄显阳说。

    据广西粮食部门统计测算,广西农户粮食产后因储存不当损失率为9.7%左右,按广西粮食年总产量140亿公斤计算,年损失粮食达13.58亿公斤。若按年亩产800公斤计算,相当于年损失170万亩的粮食产量;按每公斤粮食3元计算,每年损失达40.5亿元,这一数据十分惊人。

    此外,一些基层粮库陈旧老化、设施落后、仓房长期“超龄服役”,不少粮库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影响粮食存储安全,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记者在兴业县了解到,当地有14个粮库,其中10多个粮所位于偏远的乡镇,粮库陈旧,一旦管理不慎粮食存储就可能出现问题。

    “每到一个粮库都要进行温度、霉变、虫害等指标检查,工作量大。”兴业县粮食储备管理公司经理王永广说,“粮库职工看到地上掉有粮粒,随手捡起后放入仓库,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每一粒粮食都不应被浪费。”(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