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业“十三五”将“瘦身健体”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铸件产量稳坐世界第一。“十二五”期间,伴随着装备制造业的中高速发展,我国铸造行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铸件质量和产量稳步提升,行业企业平均规模逐年增加,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批质量水平较高的规模化、专业化铸造骨干企业,其中部分龙头企业的工艺装备与管理水平已与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当,关键铸件自主制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在品质以及出口档次均有较大提高。但是,中国铸造仍存在大而不强问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铸造行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与生产效率、产业与产品结构、信息化程度、质量与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任务紧迫而艰巨。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均与铸造行业密切相关,在一些领域中铸造恰恰成为主机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瓶颈。”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温平表示,作为基础工艺之一的铸造行业更应该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铸件自主化制造瓶颈,建立健全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提升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和自主制造能力,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铸造业转型升级。
确立行业发展方向
据了解,受工信部装备司委托,由中国铸造协会负责编制的《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日前已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从发展趋势看,“十三五”我国铸件产量将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预计年平均增长率在3%左右。在新常态下,铸造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规划》制定了“质量和品牌、创新驱动、绿色铸造、结构优化、精益管理和人才培养”六大发展战略;确定了“提高铸造产业集中度、攻克高端关键铸件的生产技术、节能减排再上新台阶”等发展目标。
“眼下,中国铸造人正全力以赴地为早日实现中国铸造由大变强而拼搏。”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序推进、中国铸造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数据显示,近年来,铸造企业数量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有2.6万余家之多,不仅企业平均规模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发展也严重不平衡。超过1万家铸造企业仍在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污染物排放、能耗、物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落后产能已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多数领域产能已严重过剩,行业内自动造型线的开动率不足60%,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更加剧了市场无序竞争。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铸造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首先要通过推行铸造行业准入的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机制,强化能耗、环保等方面的约束,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减少我国铸造企业的数量,形成与市场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企业结构。”温平强调,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规划》提出的“十三五”铸造行业的13项主要任务看,“深入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实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工信部已经认定的3批近2000家铸造准入企业,其2014年铸件产量占全国铸件总产量的55%以上。《规划》要求,到2020年,占铸件总产量80%的铸造企业要达到《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各项条款要求。通过国家铸造行业准入管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加强环保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制定,推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实施,通过市场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化解铸造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据了解,今年5月17日至20日,在京举办的“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将有472家铸件生产企业参展,重点展示中、高端铸件产品,众多海内外知名铸造装备企业也将展示智能铸造装备。同期,还将举办众多的行业会议及相关活动,引领铸造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