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换“芯”谁来买单 银行也需要换心

21.10.2014  17:07
本月底,我国芯片银行卡的使用将告别“”卡转向“”卡,明年将逐步停止新发磁条银行卡。安全是银行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既然银行卡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是为了让资金交易更加安全,那么成本就理应由银行来承担。

银行卡换“”谁来买单 银行也需要换心

    本月底,我国芯片银行卡的使用将告别“”卡转向“”卡,明年将逐步停止新发磁条银行卡。银行卡换“”正在加速,然而全国银联磁条标准卡存量达34.42亿张,如此浩大的换“”工作,谁买单呢?这引起热议。记者在广东多家银行营业部了解到,换“”一般要收取3至20元不等的工本费。

    银行卡换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传统的磁条卡存在安全隐患。近些年来,银行磁条卡事故连连。不久前,浙江绍兴更是出现了超市收银员在顾客刷卡时复制磁条,盗取顾客密码的案件,而这又很难防范。所以,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换成芯卡已刻不容缓。

    但目前各大银行的换芯动作似乎有些迟缓,他们似乎并未面临多大的换芯压力。因为从以往来看,即便磁条卡出了事故,他们很少会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在换芯过程中,很多银行不顾消费者的意见,都出台了各自的收费方案。这样一来,换芯程序都卡在了“收费”的问题上。

    安全是银行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既然银行卡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是为了让资金交易更加安全,那么成本就理应由银行来承担。何况,银行每年从客户身上挣了不少钱,那么换芯卡就应该是一项免费的服务内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银行的做法再次暴露出了其习惯性的收费痼疾。笔者记得,几年前,银监会、央行、国家发改委曾联合下文,叫停银行业金融机构34项手续费。然而,有些银行却祭出更改收费名目的手段继续收费。这也提醒我们,即便银行对于换芯不明着说收费,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取换芯的工本费。

    更有趣的是,目前国内银行的收费还存在同步雷同的现象。当年,几大国有银行宣布收取跨行取款手续费时,消费者就转而青睐股份制银行,其中浦发银行还因坚持不收该项费用而广受好评。不过,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在不久之后,该银行也宣布同样收取跨行取款手续费。

    这种类似于寡头合谋的经济现象说明,时下,消费者在银行收费事项上存在严重的权利缺失。拿换芯事件来说,就媒体采访来看,很多消费者都不接受“掏钱换芯”,但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消费者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无力与银行机构的规定对抗。如果所有银行都统一收取换芯费,消费者就只能无奈地接受。

    不可否认,银行某些收费或许是必要的。但具体的某项收费合理与否,只有以保障消费者的发言权不缺失为前提,才能说得清楚。单方面出台任何收费规定,都有违公平。银行在换芯一事上,应摒弃收费思维惯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银监会应更强有力地负起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