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部分市民为公共自行车上自家锁

31.08.2014  20:11

  新华网银川8月31日电(记者 于瑶) 有的没了车座,有的没了车把,有的干脆上了自家锁。运行一年多来,宁夏银川市公共自行车“遍体鳞伤”,公共设施遭遇诚信缺失。是什么原因,导致“免费的午餐”不珍惜?

   免费的午餐”不珍惜

  在银川市城西的一家自行车维修车间内,停放着各种被损坏的公共自行车,工作人员张龙旺正在一一进行维修,安车座、安把手、安刹车、装轮胎、装车筐、拆锁子……他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会有近20辆破损车辆拖来维修。

  为探索绿色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从2012年8月起,银川市启动实施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并于2013年4月投运首批公共自行车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了91个智能公共自行车亭,投放1500辆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借车人应秉承最起码的诚信,好借好还。可由于是公共设施,很多人并不珍惜。按规定,市民一次用车不得超过12个小时。“但有的人一用就是一两周,三个月甚至半年的也不在少数。”宁夏环通公共交通服务公司总经理唐凯说。此外,公共自行车经常被随意丢弃。网民“银川907”发帖称,又有一辆公共自行车停放在银川IBI育成中心自行车棚内,10天纹丝不动,有监控录像为证。

  “受伤”的不仅是自行车,车亭也不能幸免。记者了解到,POS机被拆、玻璃被砸、卡槽内插木棍等现象时有发生,故意破坏痕迹明显。

   管理政策遇尴尬

  针对公共自行车丢失严重等问题,此前银川市相关部门贴出公告,对超时限不归还自行车的人,按照系统设置进行扣费处理并取消租用车辆权利,对“老赖”进行曝光。而对于盗窃自行车行为,将联合公安部门进行清查,按相关规定予以制裁。

  银川市政工程管理处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王海涛说,公告贴出后取得一些成效,但仍有近百辆自行车在外面“”着。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取消“老赖”们的借车权利。

  据了解,一直以来银川都没有真正启动公共自行车计费系统,而是供市民免费骑行。市民只需用身份证办理一张租赁卡,存入50元预付租赁费后便可使用。

  实际上,由于主要采取的是鼓励政策,对违规行为也没有处罚,导致公共自行车遭遇少数人不诚信而频频受伤。不断投入的维修成本,也让负责后期经营管理的企业有些吃不消。

  “目前运营费用一部分由市财政负担,剩余由企业做广告宣传弥补。其实,我们也考虑给每个自行车亭安装摄像头,最起码起到威慑作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就放弃了。”唐凯说。

   维护公共自行车应多管齐下

  近期,宁夏科技厅等多家机构正在研发“自助式自行车棚职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监控捕捉画面,自动对比自行车取出与存入时的区别,把疑似损坏的车辆信息提供给系统终端,借车人信息、车辆情况等一目了然。

  然而,再完善的技术手段、再严厉的惩罚措施都治不了诚信失修的病根。宁夏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说,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共财产往往不如家庭财产“值钱”,因此,要不断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特别是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

  有专家认为,企业自身应加强管理,比如能否在自行车上加入一个芯片,做到取车的人和车辆一对一,一旦车辆出现损坏、丢失情况,就可以从系统中反映出来,落实到具体人上。

  从政府角度来讲,也应在项目的设计、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比如让自行车亭的布局更加合理,引进竞争机制等。不能让公共自行车这样一个好的民生工程变成糟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