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银企校院”四方对接平台 融资服务为主线

20.11.2014  11:52
核心提示:将在体制和机制上突破部门壁垒,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立“财政—园区—银行—贷通”贷款风险代偿保证金、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带动社会资源,多管齐下,力求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     构建“银、企、校、院”四方对接平台,调动各方资源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力求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上实现突破——19日上午,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全国巡讲暨成都市银企校院“四方”对接工作启动仪式在成都市高新区孵化园举行。今后,全市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在该平台注册登录,享受包括金融、市场拓展、科技、人才、信息五项服务。     中小微企业     在我市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成都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与全市中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密不可分。”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介绍,截至2013年底,我市注册登记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87万余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从业人员220余万人。2013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3370亿元,占GDP比重37.0%,其中规上中小工业企业3129户,实现增加值1348.6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4.06亿元,同比增长6.5%。中小微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贡献税收、推动创新、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将增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制定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当前经济平稳增长的二十二条措施》,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困难,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四方对接平台     将以融资服务为主线     记者了解到,昨日正式启动的“银、企、校、院” 四方对接平台作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对接、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以融资服务为主线,配套科技、市场拓展、信息等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同时,将在体制和机制上突破部门壁垒,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创立“财政—园区—银行—贷通”贷款风险代偿保证金、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带动社会资源,多管齐下,力求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     市经信委巡视员李忠仆表示,“四方”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平台建设遵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分阶段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到2015年底,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使成都市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四方对接平台     为企业提供系列服务     “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蕾介绍,以前包括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如发改、经信、工商、税务、科技、商务、农委等均出台有支持、扶持各自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措施,“而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掌握并应用这些政策,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我们这个四方对接服务平台,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只要登录这一个平台,就可以尽享资金、政策、信息、机构四项资源。”     除了享受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是,该平台还提供包括金融、市场拓展、科技、人才、信息五项服务,“同样只需要企业在该平台进行需求提交发布,以金融服务为例,只要企业通过该平台提交了融资需求,我们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就会直接与企业进行对接接洽。”在此之前,系统试运行的一周时间内已收到企业融资需求信息1200余条。融资信息系统将对我市所有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实现全覆盖,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需求给予100%回应和“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