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铅笔官员”可能是另一个“红豆局长”

15.06.2014  15:37

法制晚报——社会观察

湖南衡东县大浦镇300多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村口生产电锌名为美仑化工厂的厂区内烟气弥漫,大量灰色烟尘从车间顶棚冒出,排污沟直接通往湘江。当地官员称,超标原因不能确定,嘴里咬铅笔“也可能超铅”。(据央视)

咬铅笔超铅论”一出,雷倒众人一片,也引发了漫天的质疑。平心而论,尽管铅笔的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和黏土)和笔杆(主要成分是木材和胶合剂)不含铅元素,但铅笔的外涂漆含铅,儿童长期咬铅笔,确实会导致血铅超标。然而,儿童咬铅笔导致血铅超标只是个别案例或分散案例,咬铅笔导致一地大量儿童集体血铅超标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本事件中,整天喷烟吐尘、排放污水的美仑化工厂才是最大的嫌疑对象,也很可能就是导致300多名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的真正元凶,当地不重点怀疑化工厂,围绕化工厂进行调查,反而怀疑铅笔,违反了正常的因果逻辑,很不靠谱,其动机令人浮想联翩。

去年,在河北省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地下水污染问题中,面对村民质疑,当地环保局长曾回复“红豆也能染红水”,被网友戏称为“红豆局长”,而最终,污染问题“水落石出”,“红豆局长”被免职。显然,湖南衡东县这名官员的“咬铅笔也可能超铅”,与河北“红豆局长”的“红豆也能染红水”属于一种回复模式,都是无视或避开所有人都能看见也都在怀疑的污染“大象”,而把某些低概率现象、莫须有的现象当做可能原因。

红豆局长”为了推卸责任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仅没捂住污染的盖子,没推掉责任,反而承担了更重的责任,丢掉了乌纱帽。诚然,我们现在就给“铅笔官员”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希望,当地主管部门能对300多名儿童血铅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彻查,找出血铅超标的真正原因,看看美仑化工厂到底有没有污染问题,看看“铅笔官员”对美仑化工厂的环保监管,是否存在失职渎职甚至包庇纵容的问题。

有些官员在面对污染事件时,不是想着怎么查清原因、怎么保护民众权益、怎么更好地保护环境,而是想着找借口蒙蔽舆论、想着如何规避责任。他们不仅丢掉了个人服务意识,还伤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亵渎了政府公信力。对这样的官员,我们应该怀疑一个,就调查一个;查实一个,就问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