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仔糕卡喉 9岁男童昏迷不醒

16.12.2014  09:50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新徽弘儒学校的不少学生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只为帮助一名远在广东的9岁男孩成成(化名)。

  成成来自广西北流,因父母在中山古镇打工,他就读于中山古镇的新徽学校。11月14日,由于吃钵仔糕卡住喉咙导致大脑缺氧,成成突然昏倒,如今一个月过去,仍未苏醒。

  一块小小的钵仔糕,竟差点夺走一条小生命,这让人警醒。医生建议,对于钵仔糕、果冻等胶状物的零食,小孩要尽量少吃,如果要吃也应该细嚼慢咽,否则可能发生意外。

  钵仔糕卡喉 孩子昏倒在学校

  成成的父亲叶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1月14日,在家吃过早餐后,成成被姑丈送到学校上学。然而,在成成到校后不久,叶勇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他被告知成成突然昏倒,已被送往医院抢救。如今,一个月过去,成成仍未能苏醒,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一块钵仔糕。

  “在成成昏倒后,老师发现他的喉咙鼓鼓的,里面好像有东西。原来孩子在校门口花一块钱买了一个钵仔糕,可能是急着赶到教室,孩子吃得有些急,结果不小心卡住喉咙,最后晕倒在教学楼一楼往二楼的楼梯上。”叶勇说。

  随后,成成立刻被送往医院,医生从成成的喉咙中取出一块红色的钵仔糕,但孩子此时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经过抢救,成成终于恢复了心跳,但仍然不能自主呼吸。

  脑部受到损伤 已昏迷一个月

  虽经抢救,成成的生命被挽救,但因长时间窒息,他的脑部已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如今,孩子已昏迷一个月,仍未苏醒。叶勇转述主治医师的话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孩子小,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如果是大人,肯定已经是植物人了。”如今的成成,除了缺氧导致的脑损伤外,还有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不容乐观。

  叶勇介绍,孩子出事后辗转多家医院,情况一直不见好转,12月初转到广州珠江医院儿科,就一直待在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费用要4000多元。他说,如今家里已花了十几万元,虽然经济条件不宽裕,但他们不会放弃努力。“对我们来说,这件事情太意外了,打击也太大了。孩子很听话懂事,希望他能够醒过来。”叶勇说。

  医生建议

  小孩尽量少吃胶状物食品

  即使食用也要细嚼慢咽

  作为广东风味糕点小吃,钵仔糕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就是这种食品竟让一个家庭陷入悲剧。成都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成都市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晋,在他看来,这种事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小孩子身上,发生在9岁孩子身上确实比较罕见。“肯定是吃得太急了,卡住了气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刻进行急救,可以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

  所谓哈姆立克急救法,就是施救者站在伤者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腹部,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使阻塞气管的异物喷出。王晋同时提醒,由于钵仔糕较大,运用这种方法也不一定就能将异物取出。因此,对家长来说,应尽量让小孩少吃胶状物食品,即便食用也要细嚼慢咽,以免造成意外。

  记者调查

  成都钵仔糕摊也不少 多在学校附近

  简阳曾发生类似悲剧,一小学生因钵仔糕堵塞呼吸道身亡

  据在成都经营钵仔糕的李先生介绍,成都目前的钵仔糕摊也不少,由于价格便宜,口感软糯,很受中小学生欢迎,因此这些摊位基本集中于中小学学校附近。

  听说有学生因钵仔糕卡喉生命垂危,李先生表示,这可能和钵仔糕的做工有关,“一般的水晶钵仔糕都较软,不会出现类似情况,只有做得比较硬的钵仔糕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事实上,学生因为吃钵仔糕造成窒息的事情并非首次发生。2009年4月30日,就读于简阳市城镇第三小学六年级的小刚(化名)在校门外购买了钵仔糕,结果在食用时因钵仔糕堵塞呼吸道突然面色发紫倒地不起,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原标题: 钵仔糕卡喉 9岁男童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