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力争到2017年末 形成500亿元以上钒钛产能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本月底,中国(攀枝花)首届钒钛博览会将在攀枝花举办。11月13日,记者在媒体交流会上获悉,去年,攀枝花钒钛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占攀枝花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6%。
按照攀枝花市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整体战略部署,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将全力打造钒钛产业,力争到2017年末,钒钛产业形成500亿元以上产能,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种类最多的钒钛工业基地。
去年获批试验区 钒钛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74亿元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地处川西南、滇西北地区枢纽地带,自2001年成立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的跨越发展。
近年来,园区每年均保持30%以上的工业经济增速。2013年3月,国家批准设立攀西创新资源战略开发试验区,加速推动攀西地区钒钛等战略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因此在2013年,钒钛产业更实现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占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6%;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3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87%。
据介绍,钒钛产业园区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种类最多的钒钛产业基地,钒钛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园区拥有从钒渣、钒氧化物到钒铁、钒氮合金的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从钛矿到钛白粉、海绵钛、钛锭、钛材的多条完整钛产业链,形成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全流程钒钛资源综合开发体系。另外,园区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钛白粉和钒钛低(微)合金钢生产基地,钛精矿、富钛料、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当然,园区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2005年8月,钒钛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截止目前,园区已入驻涉钒涉钛企业140余家,占入驻企业总数的80%,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
依托全市科研资源 不断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也依托全市科研资源,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钒钛资源开发和产品研发技术体。建成包括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0个,汇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200余人,其中国家级专家57人、创新人才团队8个。园区内建成1万平米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了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了 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入国家试点。
不仅如此,园区在钒钛领域,也不断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其中,三氧化二钒和高钒铁生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宇航级钒铝合金产品、氮化钒常压生产、微细粒级钛精矿回收等工艺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打破西方国家垄断格局。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及装备达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传统工艺水耗大、废水处理和废渣利用难等世界难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园区水、电、气、路、通信网络实现对核心组团的全覆盖,拥有300万吨铁路货场2个(在建1000万吨铁路货场2个、公铁联运项目3个)、10万吨自来水厂1个(今年底将启动产业园区二水厂建设)、3.25万吨工业废水处理厂1个、4000万立方米固废处置中心1个、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28座。同时,园区与攀枝花市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充足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力争在2017年末 钒钛产业形成500亿元以上产能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园区面临加快转型发展。而此时,国家批准设立攀西创新资源战略开发试验区,为攀西地区自身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围绕着这一思路,全市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整体战略部署。
接下来,园区将以钒钛资源创新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核心,全力打造钒钛产业。力争到2017年末,钒钛产业形成500亿元以上产能,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种类最多的钒钛工业基地;钒钛钢铁机械制造产业,形成400亿元以上产能,建成独具特色的钒钛铸锻件生产加工基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50%、20%以上,钒钛磁铁矿尾矿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园区将重点发展镍铁合金、钴合金、金属硅、多元铁合金等领域。力争到2017年,金属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建成攀西地区有影响力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园区将着力培育一批污水处理、除尘降噪、脱硫脱硝、污染土壤修复等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力争到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另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到2017年,现代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建成立足攀西、辐射川滇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