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金雁:思想的“痒处” ——读《西方哲学史》

06.07.2015  18:48

 

 

时间是个聋子,没管着我们大呼小叫,一口气就走了好几十年。

成人以后,常常会为一些境况所困扰,固然算不得是明明白白做人,但也拼尽全力,靠着自己有限的阅历和思考,终究也不算是浑浑噩噩度日,成熟再成熟的过程中多少沉淀了一些对外在和自我的认识,不成系统,却还靠它处世,将它传承。年龄渐大以后,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了,不为学识渊博,但求明白做人。

最近读了罗素的经典著作《西方哲学史》,很多的思想和认识似乎确实是明晰了很多,但在意料之外,有一个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够关注到一些思想的“痒处”,我不知道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代指这种感觉,在我们平日里积攒的生活常识的边缘,有一些思想的角落,难以捕捉,难以归纳,我们会曾约略想到它,但仿佛又与生活并不直接相关,不令人痛苦也不令人欣喜,却很能招致思想去碰触,暂且称为思想的痒处吧。

一    所谓“痒处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开篇的序言中列举了一系列哲学问题,这些具体的问题中有些就很能搔到思想的痒处:“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性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的极精炼的愚蠢呢?

这些问题似乎与生活中的问题并不直接相关,但正是这样的概念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面对未知的事物指导我们的作为。我以前认为关于宇宙是天体物理学的事,与个人毫不相干;关于自然规律,是先哲们的事,现在有学也学不尽的现成的知识;关于道德、价值,社会上生活中也有很鲜明的取向……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迷茫、会糊涂,其原由也许正在于这样的“痒处”,对于这思维的角落,我们会注意到,但并没有去深入去思考。形成这样的认识是缘于不久前我偶然见到了木心的认识论,木心认为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牟尼都是从这样的顺序而思考的。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有几个人有世界观?更不用说宇宙观。那么我们的人生观哪里来呢?我们又依靠什么做事呢?无非是人云亦云罢了!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处境只有自己知道,不属于“人云亦云”的范畴时,我们又依靠什么预言,依靠什么判断,依靠什么决择?于是我们迷茫,我们糊涂,我们没有了思想。木心认为只有从宇宙观来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才真实恳切,不至于自欺欺人。这样的认识论我是认可的,可是倒底存不存在这种智慧来归纳宇宙,所得的规律是否又可以演义到人生?这样的问题总是越想越多,想来想去,渐渐的离生活远了,我们就也停止了思考,使它成为了思考的“痒处”。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有一个切入点即是:在平常思考停止的“痒处”,历史上的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是否可以引导我们跟着思考,从而在不确定的境况中也能够摆脱迷茫。

二  所谓“哲学

这里的“哲学”本来是不该加引号的,但又为了与理论上的哲学学科有所区分,特意加了引号,表示我更愿意也只能对它进行浅显的理解,企图从中找到能指导我们现世生活的地方。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是一门代表人类智慧的学问,而“智慧”就是关于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时期并没有细分出具体的科学分支,这位先贤对哲学的定义过于笼统,看不出现世的意义,我们求取这样的“智慧”于我们自身又有何裨益呢?罗素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比如对于之前提出的那些问题,各派的神学都宣称有着最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些答案想要说服现世的人们也并非易事;人们面对神学满腹狐疑,而在实验室中又分明得不出结论,那么,这样的问题就该归到哲学去解决。

生活中书本上所得到的确切的知识是极有限的,处理生活问题常常捉襟见肘,于是我们常会走入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不能确切解释的我们就不去解释,科学未触及的地方,也往往并不影响生活,这样的思维模式会使我们对于很多问题都麻木不仁,在生活中显得“书呆子”气十足,只稔知确切的科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不够的,会让我们常陷于手足无措的处境;对于我们无信仰的中国人,在生活中遇见科学之外的事物,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手足无措,而有信仰的人却往往不像我们一样迷茫,罗素认为他们有另外一种问题,基于神学的理论,他们会认为自己对于事实上无知的事物具有知识,这种武断的信念又会使人产生一种狂妄的自大。如是,哲学就有了它的现世意义,那就是“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

三  西方哲学的火花

阅读《西方哲学史》有些地方是晦涩难懂的,这缘于我们成长学习的环境与西方不同,我们也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说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与史学是密不可分的,罗素认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因此,《西方哲学史》能带给我们有具体意义的地方也必然是与我们中国文化碰撞所擦出的火花。

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希腊半岛土地贫瘠,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希腊人只能发展航海,航海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来自埃及、巴比伦的先进文化不断的影响希腊人,孕育出希腊本土思想萌芽。希腊先天的经济地理环境使得希腊人更早的成为“仰望星空”的人,思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则相反,中国是大陆国家,平原广阔,四季分明,农业相当发达。人民甚至觉得自己居于“四海之内”,自然也就不会更多得去思考土地之外得事情。人民关注的是土地,政府政策也以土地为主。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更多的关注土地,关注人本,所以我们的思想是“俯瞰大地”。相对于西方哲学思索的自然的物质与宇宙,中国哲学则将重点放在人文的伦理和道德上。

中西自然与经济的不同间接影响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对自然的冒险精神,探索精神也成为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复杂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在行为上更注重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以及对知识的本质的把握,民主政治和贸易的繁荣,使其在思维上也更加趋向逻辑的缜密和思辨的实用性。与此同时,中国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

木心认为中国自春秋战国以后就不再出哲学家了,春秋战国时的老本我们吃了两千年,而即便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也只有老子和庄子算得上哲学家,其他更多的只能算做是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的中国理念并不完全适宜现下的社会生活,我们需要稍微放下中国固有的内敛含蓄的风格,吸收一些西方积极的冒险探索精神,这对于国家、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以及个人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都很有必要。

四 掌舵命运之轮的大手

现在又要回到开篇提出的问题,对于思想的“痒处”,是否能够归纳出统一的规律,从宇宙到世界到个人,就仿佛是一只掌握命运之轮的大手,能够作用我们的判断,面对未知的事物时指导我们的作为?

休谟断定,任何人想要从过去经验来得知事物的必然本性都是徒劳的。人们所掌握的一个事物紧随着另一事物的出现的因果规律无非是人们的习惯,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

在这里先引用休谟的理论,并不代表绝望,而是代表理智。我们不必要迷信任何一种说法,任何一种理论。但事物的发生和变化无疑是有规律的,在思想清晰的时候,这些规律是可以被发现并掌握的。没有人归纳出放之四海而皆准为人人信服的规律,但我们却有一个鲜明的态度,那就是对于思想的“痒处”,总是要回归到思考中去,正如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德谟克里特所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的王还好”,我们要乐于深入去想,善于去归纳,这思想的“痒处”反复触碰,也许会获得真知,握住掌舵命运之轮的大手,帮助我们摆脱困境。

 

作者简介:

金雁,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十二年辅导员生涯,挥洒激情奉献青春,与学生共同成长。工作之余喜爱读书,读书让灵魂得到修行。曾获“成都市优秀团干”、西南交通大学“华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