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服务我国实体经济的“急先锋”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吴雨)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凯旋一号”近日在江苏省南通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正式交付工银租赁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这座平台的使用权已转手中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金融租赁为企业带来的已不仅是融资融物,在有效连接产业制造和设备运用的过程中,金融租赁正在转移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占领新兴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探索服务实体经济之路的“急先锋”。
力促产能过剩行业转型
近年来,造船和航运市场极度低迷,多家船企出现亏损,船舶融资业务困难重重。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告诉记者,“正在我们急于探索转型道路之时,工银租赁带来了钻井平台的订单,并一次性交付购买款,推动我们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今年一季度,从订单数量和金额来看,我国占海工市场的份额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位,占比分别为44%和43%。
“尽管目前船舶制造属于产能过剩领域,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好的投向。”工银租赁副总裁纪福星表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当前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银租赁已瞄准服务海工企业。
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毛宛苑表示,作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类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将租赁资产广泛投向航空、航运、能源、制造、基础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行业配比更加均衡,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的功效正在显现。
便利小微融资融物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突出问题,不少企业因为资产规模小、营业收入低、缺少抵押物或其他担保方式,不符合银行信贷的准入标准。
“以前,银行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投放非常紧,从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中,我们几乎没有从银行拿到一分钱。”从事多年胶印机生产和销售的江苏昌昇集团总经理沙晓明告诉记者。
2006年开始,国家提出扶持装备制造业,这令沙晓明无比振奋。也正是这一年,江苏昌昇集团与江苏租赁展开合作,通过江苏租赁提供的三笔租赁融资买入3台关键的设备。
从金融租赁中受益的不只江苏昌昇集团一家,借助江苏昌昇集团的销售网络,江苏租赁将融资融物的服务拓展到江苏昌昇集团的客户群,其中包括不少小微企业。从2008年至2013年,江苏租赁累计向中小微客户投放213.63亿元,占五年投放总量的83.75%,中小微项目平均金额500万元,最低不到20万元。
“金融租赁是以租赁物控制风险,这有别于银行,也是我们服务中小企业天然优势。”江苏租赁董事长熊先根表示,“一旦客户违约,我们有权解除合同取回租赁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租赁公司将“服务中小企业”作为战略定位。截至2014年5月末,小微企业租赁业务余额达到1091亿元,同比增长22.72%。
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尽管租赁行业在中国的年头不短,但是金融租赁却从2007年才大规模发展起来,起点与国际上大型金融租赁企业有一定差距。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领域逐步扩大,经营实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也得到较大提升,正逐步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争取话语权。”毛宛苑说。
截至2014年5月末,全国共有24家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总资产11334亿元,所有者权益1250亿元。目前全行业实收资本为841亿元,比2007年底增长十多倍。
以飞机租赁为例,目前金融租赁公司机队规模已经超过600架,成功打破国外租赁公司垄断,快速成长为国际租赁市场上的重要参与力量,成为国内企业进入世界专业租赁市场的典范。
随着海外租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试行退税等政策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金融租赁公司开始探索“中国制造+中国金融租赁”的海外发展模式。
日前,工银租赁与利博瑞集团签订了价值4.6亿美元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项目协议,其中船舶全部由国内船厂建造。就在今年年初,民生租赁完成了总价7.4亿元的船舶融资租赁出口业务,三艘船将由江苏南通熔盛重工制造。
“我国部分金融租赁公司在民航飞机、公务机、工程机械、船舶租赁等领域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端装备的探路者和急先锋。”毛宛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