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之鹰”是这样炼成的

21.09.2015  11:39

2003年,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警用航空——“金盾之鹰”应运而生。十多年来,这支新生力量在反恐防爆、缉私禁毒、防灾抢险、空中保卫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了警航飞行员的培训基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称中飞院),深度探秘“金盾之鹰”是如何炼成的、中飞院为我国警航大发展做了哪些准备?

再次“握手”:

信赖为合作之基

警用航空,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警用航空飞行员队伍建设,则是这支新生力量的关键。为此,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单位进行长期合作,既是警航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成为公安部与中飞院第二次“握手”的契机。

中飞院是我国最早获得CCAR-141部直升机培训资质、并能以单发直升机进行仪表等级训练的飞行培训机构。从2005年开始,中飞院便承担了我国警航飞行员技术保持与提高培训的任务。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通用航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受直升机培训市场竞争的影响,2006年,第二批警航飞行员的技术保持与提高培训完成后,双方的合作便告一段落。

不过,“在警航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中飞院培训的飞行员,无论从技术、纪律、作风,还是从安全意识和战斗力方面来看,都远胜于其它培训机构。”公安部警航办刘姓警官表示,“我们与中飞院第二次合作,看中的正是学校的培训质量和管理。

为加强警航飞行队伍建设,2013年公安部警航办恢复了与中飞院的合作,并将合作引向深入。两年来,中飞院在完成了大量警航飞行员技术保持与提高培训的同时,双方还合作开展了“零起点”警航飞行员养成培训。截至目前,公安部已选送了三期“零起点”养成学员到中飞院接受专业培训。其中,首批“零起点”警航学员于今年4月毕业,第二批也已开训,而第三批也正式入学。

优中选优:

质量为安全护航

与所有专业飞行学员一样,层层筛选是成为警航飞行员的必经之路。“选拔警航飞行员,一是要身体健康、二是要具备可塑性、三是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简而言之就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这八个字。”“零起点”在训警航飞行学员黄安国说。

入行不易,是警航学员的共同感受。“2015年7月,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公安机关,从近1000名初选入围者中,筛选出17名在职公安民警到中飞院新津分院参加招飞复试,最终仅9名干警‘闯关’成功。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全部毕业。”中飞院新津分院的同志说。

为提高警航飞行安全的可靠性,中飞院根据国内外民航组织以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为“零起点”警航飞行员设计、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初始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其中,150小时训练大纲的考试内容,就包括了悬停起落、空域、转场、夜航、模拟特情、野外选点着陆等20余项科目。

除此之外,中飞院还利用训练间隙,安排大量有助于提高规章意识、处境意识、操纵能力、决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地面理论课。如,事故案例分析、驾驶舱资源管理、特殊科目飞行技巧和特情防范、山区飞行、低能见飞行和复杂机场运行管理等等。这些举措为警航飞行安全夯实了基础。

管理创新:

科技为品质固本

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希望“走捷径、钻空子”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具体来说,中飞院已采用计算机系统集中管理飞行训练数据,每一名学员的实践考试、阶段检查、月飞行训练记录等信息,都实现了网络化全程监控,教学训练品质由此得以保证。

而训练之外的生活,概括来说,就四个字——简单平淡。但对于中飞院的日常管理来讲,就是不能让这份简单与平淡,懈怠了学员的思想与作风。中飞院一直延续着人民军队的老传统,对飞行学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期间,学校对学员的衣食住行,有严格的要求。遵章守纪、令行禁止、顾全大局也成为了每一名学员毕业时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这样的管理方式,各个送培单位都非常赞许,在他们看来,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学到真本事。

有时在半夜,我们会突然接到教员的电话。这时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教员又找到了如何克服某一训练难题的方法。教员如此敬业、如此用心,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黄安国说。

当然,除了严格的选拔、训练和考试,还有浓浓的人情味,警航飞行学员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每一次的起落中,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也增添了对飞行的责任与乐趣,更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孙粟  殷东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