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金牌得主:集训是件“苦差事” 要耐得住寂寞

14.07.2014  23:00

        四川在线消息(张庆 四川在线记者 杨德)“长得好帅哦!”、“国际金牌得主,太厉害了!”今日上午,一名脖子上挂着金牌的俊秀男生出现在绵阳机场,等候多时的“粉丝们”送上鲜花,追赶着要求签名合影。他,就是代表中国国家队在第25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国际金牌——绵阳中学朱洪贤同学。目前,他已被清华大学保送录取。

        谈训练:要耐得住寂寞

        今年2月,绵阳中学朱洪贤同学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生物学奥赛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今年7月在印度举行的第25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7月12日,从印度尼西亚传出消息:绵中朱洪贤同学以绝佳战绩夺得国际金牌。

        “竞赛分实践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主要考察了括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植物多样性、解剖学和生理学、动物解剖和生态的内容。”朱洪贤介绍,生物学训练是一件“苦差事”,挫折和压力并存,容易令人情绪波动,“要耐得住寂寞!”他和战友们面对难题时多了一份执著劲,“这当中,除了恩师的鼓励和帮助,我还遇到了很多与自己有一样目标、爱好甚至生活习惯的朋友。我们每次都会互相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进行研究。

        他透露,去年5月份,自己的肠胃出了一些问题,为了不耽误学习,他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释肠胃这一现象,研究该如何处理,“就像是在实践一样。

        谈技巧:要有节奏、有效率

        本网记者了解到,朱洪贤所在班级是绵阳中学的竞赛尖子班,学习的课程很多都已达到大学的难度和高度。他向记者透露了一套“高大上”的学习计划:先是在教练的指导下自己学习探索,然后跟老师探讨研究,对重难问题进行各个击破。不仅如此,朱洪贤还要到国内各大高校去上大学教授们的课。“从高一开始,我就加入了学校的生物竞赛班。搞竞赛需要了解并掌握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因此基本上每逢晚自习,我都会自学大学生物相关学科课程。

        而这位聪明的学霸也非常注重劳逸结合,他认为效率起来了,效果才会起来,“我有时候看书,看着看着就想其他的事情了。这时候我就干脆放下书本,就去干那些打球、游泳、画画等‘其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