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真扶贫 五大工程扶真贫

08.11.2013  17:29

 

截至去年底统计,巴中市共有各类残疾人31万,占全市总人口7.57%。其中,贫困残疾人16.88万,占残疾人总量的54.46%。2012年,残疾人人均增收1232元。居住分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文化程度低,扶贫成本高,外出务工致残率和返贫率高仍是我市当前残疾人工作最大实际。   一、 “量体裁衣”,开展个性化扶贫   一是摸清情况,量“真”。采取“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层层审核把关,并与扶贫、卫计、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通力协作,对全市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摸底,做到了基本情况、需求情况、落实情况、督办情况“四个清楚”,为12.9万名残疾人提供了“量服”服务,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共四川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   二是制定方案,裁“准”。根据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和拥有的现有资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2012年以来,完成脑瘫救助项目372例,实施白内障手术17250例,救助重度听力残疾儿童76例,救治精神病患者1297人(次),发放轮椅5770辆,适配各类辅助器具17000多件。为残疾群众免费或优惠提供了树苗、鸡苗、猪仔等。通江县自强再生资源公司法人代表王良斌,本人肢残,妻子聋哑,我们为他提供了废旧物资经销方案,并对公司发展规划、经营管理等进行具体指导,年购销废旧物资5000多吨,纯利润70多万元,带动了近5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   三是把好环节,服“实”。统一制发了“残疾人连心卡”、“残联干部走基层民生记录簿”和“××乡(镇)‘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便民卡”等“一卡四表一档”,要求所有信息必须经乡(镇)、村(社区)负责人、残疾人审签后方能上网,做到按需服务和“给谁服务谁考核”,确保准确无误。同时,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教育部门配合我们做好了残疾儿童未入学登记工作;住建、扶贫部门配合我们做好了残疾人危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工作;司法部门配合我们做好了残疾人维权工作等。2012年以来,我市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家庭提供“量服”服务12.9万户23.7万项(次),残疾群众满意率达100%。   二、 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新居扶贫工程。以“六个统一”(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统一验收、统一确权)全面启动了农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在享受政府土坯房改造补助金的基础上,政府再补贴每户残疾人1万元,残联补贴1.2万元,不足部分以农村残疾人林、地、房、水、特色产业产权实施信贷;廉租房由政府、残联投入和社会捐赠共同修建,产权归村社,残疾人租赁入住。2011年以来,全市投入各类资金2.78亿元,12627户残疾人入住“巴山新居”中经济适用房。完成城区盲道改造185公里,重点镇(村)、聚居点盲道和坡道建设39.8公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425户,巴城红绿灯语音提示器全面投入使用。   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全面推广“‘八权一股’流转+务工、‘残疾人+专业合作社+公司’、产业基地、龙头大户带动、专业合作社”五种扶贫模式,每年建设12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区,建成中药材栽培等残疾人扶贫基地42个、扶贫联系点63个,惠及残疾群众15.7万人。巴州区打造了水宁寺扶贫片和巴城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片;平昌县打造了驷马水乡至元山镇残疾人生态旅游片;通江县打造了民胜特色农业片;南江县打造了红四乡、南鹰村生态种植、养殖片;恩阳区启动了柳林镇至钟家坝优质粮油、银杏产业带。   三是实施康复扶贫工程。以市、县(区)康复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康复机构为依托、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各类康复项目,新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12个、残疾人托养中心3所,集中托养291人、居家托养2650人。全市投入1.3亿元启动6个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且纳入2013年全市“十大民生工程”。   四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2011年以来,以巴州区特教学校为主阵地,以学习文化为基础、艺体培训为特色、职业技能培训为归宿,积极探索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减少残疾青壮年文盲,得到了省委李登菊常委的肯定。全市建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500余名残疾儿童集中接受义务教育,1.5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帮助36名残疾学生就读高校。   五是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实行“分类培训、分类就业”和“集中就业与居家灵活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维修、烹饪、盲人按摩、编织、种植、理发等实用技术培训,在阿里三理发店、市中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市骨质增生医院、恩阳纺织袋厂等建立基地,构建了“课堂+基地+就业”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网络。2011年以来,共培训残疾人1.35万人次,15万残疾人实现“就业梦”。   三、 破冰“三大体制”,构建多元化扶贫   1、 以农村廉租房建设,变“负债建房”为“福利租房”,解决残疾群众“无所居”问题   规划建设三统筹。统筹建设选址。将残疾人廉租房建设纳入“巴山新居”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利用“巴山新居”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让困难残疾群众同步享受配套公共服务。统筹资金整合。在整合利用避灾搬迁、民政、残联、小农水建设项目资金的同时,争取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本地企业和地方干群的爱心,捐钱出力,解决投入不足问题。统筹合理户型。根据困难残疾人家庭状况,统一建设40—80平方米的1室1厅1厨1厕、2室1厅1厨1厕两种户型供选择。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残疾人谭阳德、谭元德家各有2人,去年春节前每户分配了60平方米一楼一底的廉租房。   进退管理三公开。公开廉租房权责。由村委会与困难残疾人签订房屋使用协议,廉租房产权归集体所有,残疾人每年交500元租金即可入住;交不起的,安排公益岗位,以劳抵租或减免。公开申请程序。残疾人申请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再摇号确定配租顺序,公示无异议后,签约入住。公开退出机制。对已有能力购买农村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的,村委会有权收回并另行配租给其他残疾人,住户必须退出廉租房。   后续工作“三跟进”。跟进提高残疾人收入。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果蔬、乡村旅游等产业,采用产业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吸引残疾人入会增收。巴州区在城区成立了盲协、精协、聋协、智协,在乡镇建立了果蔬基地15000余亩,养殖场(圈)250亩,解决了2097名残疾人就近就业,当地残疾人年增收5000元以上。跟进培训残疾人技能。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黑潭乡南鹰村贫困残疾人张培立在将土地入股四川金凼农业科技公司保底分红和打短工的同时,学会了养鱼技术。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该村调研时对他大加赞赏:“你很勤劳,你的这种精神不错!”跟进提升残疾人素质。依托群团系统办的新市民学校培养残疾群众文明礼仪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设置了新风倡导员、矛盾调解员等岗位,提升他们的文明素质和公共服务能力。截至9月底,全市共建农村廉租房1002套50100平方米。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残疾人廉租房全覆盖。   2、 以“八权一股”流转+务工,变“农村残疾人”为“产业股东”,解决残疾人“无稳定财产性收入”问题   确定权属。在不突破土地承包权70年不变和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以家庭为单位,将残疾人的“八权一股”确权颁证,为资源的市场流转创造条件。目前在通江县大兴乡贾家梁村、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巴州区水宁镇香炉村、恩阳区恩阳镇钟家坝村等地推行试点,确权面达87%。   入股产业。以合作社为单元,将包括残疾人家庭在内的村民土地入股到当地龙头企业,统一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巴州区水宁寺镇,村民以承包地入股的方式组建了天宇、福祉土地专业合作社,再将合作社土地入股到当地龙头企业——天津浩湖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规模种植猕猴桃3000亩、金银花5000亩,现已投产;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与四川七彩林业公司合作,将12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80.6万元入股,建成川东北最大的七彩苗木基地,年收益97.2万元。   搭建平台。在巴州区水宁寺镇试点建设了产权交易中心,该中心已经成功交易土地2宗。目前正在筹建巴中市残疾人产权交易网络服务平台,将残疾人“八权一股”在网上分批动态展示,搭建更加快捷广阔的交易平台。   精细服务。在林地房水确权入股、残疾人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同时,为增加残疾人的工资性收入,各级残联对残疾人进行了“量服”式摸排,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计划,并实行两个“优先”:园区招收劳动力时,优先录用残疾人;聚居点公益岗位上,优先安排残疾人。   3、 以扶贫互助社,变“闲散资金”为“集体资本”,解决残疾群众“无帮衬”问题   整合资金来源。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同时,在扶贫资金中挤出一部分,统筹安排,拨付到扶贫互助社。凡自愿入会、经审查批准的残疾人缴纳保证金(500-1000元/户)后,即可入会。对贫困残疾人,政府按1:1的比例给予配股;特困残疾人,政府和残联共同出资给予1000元/股的赠股。平昌县中岭村扶贫互助社筹资15万元,已为20余名残疾人提供借款4万余元。   规范资金管理。按照“互助互济、只借会员、用款申请、公示审批”的原则,切实加强扶贫互助社资金管理。会员按缴存资金比例借款,原则上不超过10000元,收8%的管理费,对贫困残疾人和特困残疾人实行了补贴或减免。同时,提高扶贫互助社管理人员的金融知识和管理技能,确保规范运作。   强化资金监督。扶贫互助社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村民代表、残疾人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并将账目明细按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资金管理。截至目前,全市186个扶贫互助社未发现一例违规违纪现象。   四、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巴中地处于秦巴山脉,属国家生态保护区和限制开发区,残疾人扶贫开发成本高。二是国家补偿和投入不足,地方财力吃紧,在推动残疾人扶贫特惠政策全面兑现和完善公共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压力。三是巴中是川东北劳务输出大市,仅2013年1-9月,就有157.9万人(次)外出务工,占总人口的39.5%,他们大多数从事建筑、煤窟等容易致残工作,加之安全防控和维权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致残返乡后,增加了本地扶贫负担。四是残疾人工作队伍数量小、专业人才少,工作难以超常开展。五是对残疾人扶贫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尚处于探索之中,还需领导、专家们多指导和帮助。   五、 几点体会与认识   (一)规划领先是关键。在大扶贫格局内,首先要将农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无障碍改造和产业发展等纳入残疾人扶贫整体规划,避免规划漏项或资源浪费。同时,将公益岗位优先规划给残疾人,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   (二)教育扶智是基础。应按照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分类灵活培训,以“课堂+基地+就业”的“三结合三配套”扶智模式,夯实残疾群众就业创业基础。   (三)还原主体是根本。通过“巴山新居”和“八权一股’流转+务工”等扶贫模式,鼓励残疾人积极投资、投工、投劳参与产业发展,最大程度调动残疾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四)创新驱动是核心。应对扶贫政策、体制机制进行“量服”式立体创新,加大残疾人特惠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加快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加高效的残疾人扶贫工作新体制、新机制。   (五)量服扶贫是捷径。在个性化扶贫的同时,根据县(区)、乡(镇)、村(社区)条件、资源不同,残疾人需求不同,因人因地因势制策,以“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走“量服”式特色化残疾人扶贫之路。   (六)统筹推进是保障。应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推动”、“部门协作与社会联动”相结合和发挥残疾人主体作用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统筹推进、梯次实施,形成“加和效应”。